蕭霆鍇從直隸賑災歸來,整個人都仿佛脫胎換骨一般。他曬黑了,也瘦了一圈,眉宇間卻少了往日的浮躁,多了幾分沉穩與歷練。
這次賑災,他沒有再擺郡王架子,而是真正深入災區,與地方官員和百姓同甘共苦。他親自勘察災情,調度物資,安撫民心,甚至不顧身份,參與到搭建臨時住所、分發粥食的勞作中。他的親力親為,贏得了災民的愛戴,也讓直隸官員們刮目相看。
賑災的差事,他辦得特別好。災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百姓情緒也逐漸穩定。捷報傳回京城,皇帝龍顏大悅。
這日,皇帝在內閣議事時,特意提及了直隸賑災的功績。
太子蕭霆銳趁機奏道:“父皇,兒臣以為,二弟瑞郡王此次賑災有功,親力親為,體恤民情,當得重賞。而三弟怡郡王在東南也有戰功。兒臣斗膽提議,該給瑞郡王和怡郡王加封親王,以彰顯皇室恩德,激勵宗親。”
太子此言一出,內閣尚書們也都紛紛贊成。瑞郡王此次賑災確實表現出色,而怡郡王之前的軍功更是無可爭議。
皇帝聽了,心中甚是滿意。
蕭霆鍇沒想到,自己這一趟,還真的給女兒掙回來一個郡主位置。
皇后得知瑞郡王蕭霆鍇在賑災中表現出色,且性情有了明顯改變,心底正高興不已。
她以為蕭霆鍇經過此番磨礪,終于能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野心,真正成長起來。
然而,就在皇后滿心歡喜之時,她卻發現皇帝反而憂愁起來。
這日,皇后見皇帝來自己鳳儀宮也不大開心,便輕聲問道:“陛下今日為何愁眉不展?可是朝中有何煩心事?”
皇帝長嘆一聲,眼中帶著一絲復雜的情緒:“皇后你說,琳兒這孩子,是不是看上哪家公子哥兒了?”
皇后好奇:“陛下怎么忽然說起這個?”
“朕很欣賞今年的探花劉繼善,這孩子雖然家里窮些,卻是個相當不錯的,容貌、才情、品行都是一等一的。”皇帝提到了劉繼善。
皇后想起來了,前世,這位劉繼善娶了惜春的。
“朕本來呢,打算點了他做駙馬的。”皇帝繼續說。
皇后一聽,就知道,估計蕭琳是拒絕了。
果然,皇帝語氣一轉,帶著些許無奈:“結果跟琳兒一提,這孩子竟然果斷拒絕了。“
“朕總覺得,琳兒是不是看上了哪家公子哥兒,所以才不愿嫁劉繼善。“雖然郭昭儀生了小公主,可之前皇帝就一直只有蕭琳這個女兒,所以是貨真價實的掌上明珠。皇帝對蕭琳,絲毫不比皇子差,甚至還更寵愛些。
“朕也問了喬貴妃,可她竟然也不知情。這丫頭,心里到底藏著什么事兒?“皇帝皺著眉頭,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