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整個評論區全都是罵的,李碩看的也很解氣,但更多的,是腦子里的靈光不斷冒了出來:
大a對散戶來說不太友好,究其原因是上市公司股東們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套現離場,按后世某人的話來說:它們就不是來融資發展公司的,是來上市賺錢跑路的!
你敢買它家的股票,它就敢把公司賣給你!
李碩之所以會想到這個,是因為這是他前世做的業務:他當時是金融民工,任務就是給即將上市的公司做財報,讓它們在上市前能做高市值,然后方便股東套現跑路。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李碩對未來上市的大部分公司都十分了解:這里面的公司,他那怕沒全部做過,但也研究過其上市案例,對其情況知道個大概!
最主要的是,這些未來價值千億、百億的公司,現在都還沒上市,紙面數字的泡沫在沒有吹起來之前,它們的價值可能只有千萬、1億左右,只需要花費幾百萬便可成為它的股東!
“但如果每家公司都投資,等它上市后想辦法減持,那么我不就成了如今被散戶們謾罵的那些人了嗎?”
李碩喃喃自語道,隨即皺了皺眉,他畢竟是有些道德底線的人,干這種事兒,實在是良心有些過不去。
“可以不投垃圾公司,只投資那些優質公司,至少是股價長期上漲的公司,這樣一來,等它上市后,我也不必大量減持……‘安安靜靜的當一名價值投資者,做時間的朋友,享受財富增值帶來的快樂’……”
說到最后,李碩自個兒忍不住啞然失笑:
他這后半段話,似乎出自股神巴菲特,是a股歷次牛市里,被人翻來覆去念叨的經典理論,但它在米股有用,在我大a卻總是失效,說多了就變成了欺詐一般的謊言。
但如今李碩卻覺得,自己大可以當個“華國巴菲特”,這樣既違背自己良心,又可以豎立一個金字招牌,這樣一來,或許在未來,他可以如同巴菲特那樣,所有公司都以能贈送他股份為榮耀!
想到這兒,李碩開始熟練的操作手機,打開瀏覽器,登陸了一些國家公示系統的網站,開始自這些公開信息中,尋找自己的目標。
公開的信息,其實沒太多價值,因為能被公開的,大多是即將上市的公司,李碩現在去入股已經太晚。
但不要緊,李碩可以通過這些,回憶起緊跟著它們之后上市的公司,然后在這些記憶中,找尋未來的價值目標量。
大概花了一個小時,李碩在手機備忘錄上寫了不少公司,但隨即又劃掉不少,畢竟,找長期上漲的公司實在太難,99%的公司,可能會有幾年的主升浪上漲行情,但接下來也會有十年的下跌行情,最終剩下的,只有可憐的2家公司。
京城文創、森林飲料。
前者是京城的一家文化創作公司,主要經營方向是傳媒、影視業,在未來10年中,股價大概翻了20倍左右,后者是一家飲品公司,它未來收益略低,10年后大約是15倍。
15倍和20倍,看起來很多,但放在遍地幾百倍的股市里,倆家著實談不上優質,關鍵在于它們走勢穩定,每年的業績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符合“價值投資”思維。
“京城文創公司,依稀記得華影好像有對它的投資,這次去京城,倒是可以從這兒入手,看看能否拿些股份……”
最終,李碩在“京城文創”上畫了個圈,心里已有定計。
這時,電話響了起來,馮琳琳通知他已經搞定了“曾處長”,又告知他抵達京城后,在xx地址集合。
李碩夸贊了兩句,隨后又給曾處長回了電話,他本意是要道謝的,卻沒成想迎來幾句陰陽怪氣的回答:“吳局的朋友,真是好大的威風,小家伙,這次我看在吳局的面子上批了你的假,但今后你得注意了,能在這大賽上拿到成績的,那個不是有底氣的人?大家都乖乖集合在一起去京城,為何偏偏你是個例外?”
說著,又沒給李碩開口的機會,直接掛了電話。
麻痹!
李碩爆了句粗口,第一次他也就忍了,沒想到竟然還有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