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蘇澤頭上。
我怎么看?
蘇澤在眾人目光下站起來,他稽首說道:
“殿下,臣科舉不治《禮記》,對親親尊尊精研不深。”
科舉考試的范圍是四書五經,但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是必修課,《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經是選修課,科舉的讀書人只要選修一門就行了。
親親尊尊是《禮記》和《春秋》上的內容,蘇澤科舉治的是《易經》,他這么回答也沒什么問題。
不過顯然朱翊鈞不準備放過他,而是繼續說道:
“蘇師傅,父皇都稱贊你的才學,為何經筵不肯多言?”
小胖鈞都這么說了,蘇澤也只好說道:
“既然如此,那臣就暢所欲言了。”
龍床上的朱翊鈞坐直了身體,雙目放光的說道:
“請蘇師傅見教!”
在一旁的黃驥,此時牙已經快要咬碎了。
明明是殷詹事給自己的露臉機會,卻被太子點了蘇澤先講!
太子讓你蘇澤講,你蘇澤竟然推三阻四!
黃驥更恨蘇澤,心中又盤算著,先聽聽蘇澤講的什么,然后再從他的講稿中找到破綻,好好的將蘇澤一軍!
蘇澤思考了一會兒,就開口說道:
“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黃驥皺著眉,起手一個孟子,還算切題。
“《禮記》云'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乃言親疏有別,而《春秋》載鄭伯克段于鄢,正昭示尊尊之義不可違。”
親親,就是儒家構建的親疏體系。
所謂“以三為五”就是自己上親父,下親子,然后以父親祖,以子親孫。“以五為九”就是再以祖父親曾祖、高祖,以孫親曾孫、玄孫。
儒家就是從家庭倫理推導出去,從而構建出整個社會的親疏關系。
親親之外,就是尊尊。
在血緣構成的親屬關系之外,再以尊卑構建一套社會關系,這就是儒家世界觀下的社會關系總和。
鄭伯誅殺弟弟,這就是尊尊大于親親。
這兩句話也是常論了,宋儒早就辯證完了,雖然談不上什么新意,但是黃驥也沒辦法反駁。
黃驥更是覺得蘇澤虛偽,剛剛說自己不治《禮記》,但是對親親尊尊還是很了解的嘛!
就在這時候,蘇澤話鋒一轉說道:
“孟子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今有宗室誕育十月即享歲祿,而邊鎮士卒血戰經年方得餉銀五兩。若使藩王體圣心行仁政,自請削減冗費以充軍資,方為真親親,真尊尊。”
這句話說完,不僅僅會一直盯著蘇澤破綻的幾個講官傻眼了,就連申時行也傻眼了?
不是,讓你講親親尊尊,你蘇澤看看你講的是什么?
親親尊尊怎么講到藩王的事情了?
這是能對太子講的嗎?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