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玉佩上有龍鳳紋,明顯就是皇家器物,蘇澤就是拿出去當了,也沒哪家敢收。
不能換錢,只能當做傳家寶,還不如把賞錢發給自己呢。
自從聘請了徐渭以后,蘇澤從一人吃飽全家不愁變成了拖家帶口。
日常交往的開支也在逐漸加大,但是蘇澤的官位一直都沒升,待遇也沒有提高。
而報館的公賬,蘇澤也從來都是公開透明,不會給言官留下任何的把柄。
以至于現在徐渭有時候拿了稿費,反過來要請蘇澤吃飯。
在黃驥等一眾講官嫉妒的目光中,蘇澤將小胖鈞所賜的玉佩收好,施施然的離開了東宮。
“黃兄,還參不參蘇澤?”
黃驥臉色一陣白一陣紅,最后說道:
“參!明日我就上本!”
——
黃驥的奏疏遲遲沒有遞上去,邊關的緊急軍情卻送到了內閣。
九月十六日,快馬弛入京師,這封插滿了雞毛的軍情急報,擺在了首輔李春芳的案頭。
李春芳病休剛剛結束,看著這封大同送來的奏報,頭疼得想著是不是要繼續乞休。
“大同亂民趙大柱因朝廷欠餉聚眾造反,宣大總督王崇古派兵鎮壓失敗,諸位怎么看?”
高拱捏了捏太陽穴,朝堂本月剛剛調集南兵北上,大同軍戶就造反了,這其中如果沒有貓膩鬼都不信。
可就算是知道,高拱也沒有對策。
沒辦法,高拱沒有軍事經驗,不懂得如何處理軍務。
張居正看完了軍情急報,也摸著自己的胡子發愁。
張居正家是軍籍,他祖父還做過遼王護衛,可張居正這一代早就讀書做官了,也沒有軍事經驗。
三人的目光最后都落在了趙貞吉身上。
沒辦法,誰讓內閣之中有軍務資歷只有趙貞吉呢。
趙貞吉嘆息說道:
“當日我就說了,我不是反對蘇子霖的《平戎策》,而是覺得此策操之過急。就算是要用南兵靖邊,也要先將軍隊調到邊關再宣布才安穩,如今激起兵變,事情就難收場了。”
高拱罕見的低下頭,大力推動《平戎策》是他的意思,顯然高拱也沒意識到,九邊會鬧出這樣的事情。
高拱原本以為趙貞吉要借此發難,推翻《平戎策》,卻沒想到趙貞吉說道:
“閣部公議的結果,豈能因為區區一個亂民擱置?閣部都要拿出強硬態度來,將國策執行到底!”
趙貞吉很快顯示出自己的專業素質來,他說道:
“王崇古的軍情語焉不詳,趙大柱因何而反,聚眾多少,都沒有說清楚,內閣要責令王崇古將詳細軍情上報!”
“兵部侍郎曹邦輔曾都督薊遼軍務,熟悉軍務,今年剛剛回部,兵部可以急派他前往宣大督師。”
“再急令戚繼光速速北上,等南兵一至,宣大就掀不起風浪了。”
“大同邊鎮叛亂,朝堂風向必起變化,咱們內閣要壓住風向。”
主座上的李春芳嘆息一聲說道:
“趙閣老所言極是,本官即刻進宮,向陛下面陳利害,絕不可讓言官小臣影響陛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