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冒出這樣的念頭。
先天不足,只能后天彌補了。
張居正向兒子解釋道:
“現在將彈劾遼王的奏疏遞上去,科道就會說我們閣部針對宗室。”
“所以為父先壓下去,等到代藩的事情了結,再揭出這個案子。”
張敬修恍然大悟,他又問道:
“父親,如此一來,代王案和遼王案豈不是就捆綁在一起了?”
張居正露出一個孺子可教的表情來,自己這個長子總算不是太駑鈍,他說道:
“正是如此,要是代王案能辦成鐵案,那遼王的事情按照代王的例子來辦就行,查證屬實就能讓遼王除藩。”
“同樣的,若是代王案了結不了,那遼王的案子也只能糊涂結案了。”
張敬修自然是知道張家和遼王府的恩怨的,他連忙說道:
“那父親!”
張居正嘆息說道:
“這一次為父豁出去,也要幫著蘇子霖扳倒代王了。”
——
十月三日。
隆慶皇帝失眠了。
天亮后他從龍塌上起來,揉了揉跳動的太陽穴。
本來就身子不好,再加上朝廷最近的風波,讓隆慶皇帝的精神更差了。
朱俊棠父子越關告狀,朱俊棠狀告代王派人追殺他們父子,又揭露代王在大同罪行的萬言書,已經放在他的御案上三天了。
六科十三道爭吵了半天,現在總算是定下來調子,派遣巡案御史前往大同查案。
但為了這個巡案御史的人選,內閣和科道又吵個不停。
內閣反對科道公推的王國光,但是內閣自己又推不出有力的人選來,甚至內閣自己內部的心都不齊。
眼看著大同的亂局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整個山西。
山西宗藩眾多,除了大同的代王外,還有太原的晉王,潞安的沈王等大小宗藩,他們紛紛上書為代王鳴冤。
宣府大同的軍衛,也上報邊關不寧,雖然趙大柱叛逃草原,但其他邊衛也人心惶惶,俺答部也蠢蠢欲動。
種種問題,都讓隆慶皇帝猶豫不決。
就在這個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李芳來到隆慶皇帝身邊說道:
“陛下,內閣大學士張居正請求面對。”
“張師傅?”
隆慶皇帝皺眉,內閣輔臣單獨面對,是相當犯忌諱的事情。
你撇開其他內閣同僚,單獨和皇帝面對,是有什么不能和同僚說的話嗎?
張居正做事向來守規矩,自從登基以來,從沒有請求單獨面對。
“請張師傅來御書房吧。”
隆慶皇帝大概知道張居正為了什么事情請求單獨面對,于是同意了他的獨對申請。
張居正在李芳的帶領下,來到了御書房中,一見到皇帝,張居正就解下自己的官帽,對著隆慶皇帝說道:
“陛下,臣保奏蘇澤奏疏,請陛下徹查大同代藩案!”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