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張宏讀完了最新的《樂府新報》,朱翊鈞意猶未盡的說道:
“蘇師傅這報紙好是好,就是忒短了些。”
張宏讀完了兩個版面,已經累得口干舌燥,但是皇太子這么說,他只能附和說道:
“殿下說的沒錯,這報紙實在是不夠看。”
朱翊鈞說道:
“蘇師傅這報紙,要是能一天出一份就好了,五日一份還是等得太久了。”
緊接著小胖鈞又咬著手指頭說道:
“也不行,若是每天都出報紙,蘇師傅就沒空給孤經筵了。”
張宏連忙附和了兩句,又為自己干爹李芳的預判而欽佩,皇太子一天提及蘇師傅的次數,比起其他講官加起來都要多,自己日后的繁榮富貴,還真的要落在蘇澤身上。
且不說日后,張宏靠著向皇太子進獻報紙,已經成為朱翊鈞身邊最親密的貼身太監,而張宏也投其所好,搜集市面上的新奇玩意兒進獻給朱翊鈞,兩人關系日益的親密。
而張宏也知道,市面上這么多新奇玩意兒,不少都是蘇澤的功勞。
緊接著,朱翊鈞又問道:
“這皮影真的如文章所言那么有趣嗎?”
這一期《樂府新報》,是增刊后的第一期。蘇澤已經向在京的會館約了稿子,請他們請在京文采出眾的鄉人投稿。
但是第一期還是來不及,蘇澤只能自己先寫了一篇文章頂上。
蘇澤沒有寫自己的老家蘇州,而是以京師皮影戲為題材,寫了一篇介紹皮影戲的散文。
皮影的發源很早,到了明代,京師地區的皮影十分發達,融匯了天下各大流派所長,最終形成了東、西城兩派。
東城擅長制皮,制作的皮影栩栩如生。
西城長于唱詞,編曲唱詞新穎有趣,故事也更加生動。
蘇澤以兩派皮影為引,又引申出了蘭州和洛陽兩個皮影戲的發源地,算是給下一期留了引子。
面對皇太子的發問,張宏也有些犯難。
朱翊鈞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也是貪玩的年紀。
如果自己煽動朱翊鈞不務正業,那一個奸佞的帽子扣下來,可不是自己這個小小的太監能承受的。
耽誤了皇太子的學業,就是自己的干爹李芳也保不了自己。
朱翊鈞又說道:
“不行,若是孤要看皮影,肯定被父皇母妃責罵。”
朱翊鈞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要辦元宵燈會都被文臣噴,如果自己在東宮唱皮影戲,朱翊鈞想到殷士儋古板嚴肅的臉,本能的打了一個哆嗦。
小胖鈞站起來,來回踱步兩下說道:
“蘇師傅說了,正德年間的時候,武宗爺爺辦了百戲會,皮影戲就登臺上演過,孤也可以請父皇效法武宗爺爺,辦一場百戲大會!”
聽到這里,張宏嚇得連忙說道:
“殿下,陛下要辦燈會都有群臣反對,這百戲大會?”
朱翊鈞悶悶不樂的坐下,他看向張宏說道:
“我還記得趙師傅曾說,皇爺在世的時候,首輔徐閣老辦過靈濟宮大會,整個靈濟宮都擠滿了人,京師熱鬧非凡,怎么孤請父皇辦個百戲大會,群臣就不讓了?”
張宏暗暗吐槽,人家靈濟宮大會是講學盛會,是人家士林的盛事,能和武宗辦的百戲會比嗎?
但是仔細想想,張宏又覺得皇太子說的也沒錯,憑什么你首輔徐階,可以利用職務便利搞靈濟宮講學,皇帝搞個百戲會就不行?
當然,張宏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