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搖了搖頭,這種事情內閣也勸諫不了,魏征都勸不了李世民追求丹道,何況先帝朝的時候自己上的青詞最多。
別說自己了,內閣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哪個沒給先帝寫過青詞?
李春芳回到了內閣,其他幾位閣老還是沒到,但今天通政司已經送來了一批奏疏,李春芳看到了最上面的蘇澤奏疏。
“這猢猻又上書了?”
李春芳拿起奏疏,翻看了一下。
《興文教以隆圣治疏》?
再一看,原來是蘇澤贊同皇太子的上書,請求皇帝舉辦講學大會。
李春芳愣了一下,重新翻過來看了看上書人的名字,確定是翰林院的蘇澤,而不是其他同名同姓的官員后,一臉疑惑的回到了座位上。
蘇澤竟然支持辦講學大會?
李春芳本人是支持講學的。
嘉靖四十四年,徐階以內閣首輔身份親自主持靈濟宮大會,李春芳也在列,與徐階并稱為“講學護法”。
內閣之中,除了李春芳外,趙貞吉也很支持講學,趙貞吉也是心學宗師,經常聚眾講學。
但是物極必衰,徐階倒臺后,士林對于講學之風的批評也不絕于耳。
這一方面,是新內閣對前內閣路線的否定,另一方面,李春芳自己也承認,講學也出了很多問題。
講學活動內容逐漸虛無化,向著空談轉變,大量根本不懂心學的投機分子,混入講學的隊伍中,還有貪官污吏以講學之名興建書院斂財,或者以講學之名行賄投機。
高拱返回內閣后,更是開始打擊講學活動,對于那些依靠講學升遷的官員都進行了打壓,算是抑制住了京師的講學之風。
李春芳其實也很矛盾,他個人支持講學,但是作為內閣首輔,他又反對官方搞大會講學,那這個罵名就是他來背了。
李春芳讀到最后,又看到蘇澤說道:
“臣伏請陛下準皇太子所奏,效前朝靈濟宮故事,以皇室內帑支應講學盛會。”
“內府財帛本屬天家,既不費國帑分毫,無涉民間賦稅;又彰圣主隆禮重道之德,顯東宮仁厚愛民之心。如此則文脈昌明可期,百姓沐化同樂,實乃興文教而隆圣治之良策也。”
讓皇帝出錢?
李春芳嘴角露出笑容,如果真的能讓皇帝出錢,那外朝的反對聲自然要小很多,如果那樣自己確實可以幫著推動一下,再辦一場靈濟宮大會。
不過作為內閣首輔,李春芳不會在這個時候表態的。
他取來揭紙,沒有寫自己的意見,而是蘇澤最后一段話摘抄出來。
就在李春芳寫完,高拱也走進了內閣。
高拱疑惑于李春芳竟然提前來內閣,但他還是向李春芳行禮,接著李春芳就將蘇澤的奏疏遞給了他。
蘇澤請辦講會?
高拱的眉頭皺起來。
高拱素來不喜歡講學之風,蘇澤在學術上傾向于趙貞吉的泰州學派,高拱也是知道的。
但是高拱反對講學,更多的是以講學作為靶子,打擊前任首輔徐階。
此外也是通過抑制講學,減少李春芳這個心學大宗師在朝堂的影響力。
果然李春芳將蘇澤最后一段,請求皇室自己出錢辦講學的話摘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