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相,今日學生過來,是求您一個筆名。”
高拱這才想起來,上一次趙貞吉的文章,署名是“大洲”。
當然,大洲就是趙貞吉的號,世人都知道是趙貞吉的文章。
但是筆名這個東西,要的就是這個遮遮掩掩。
內閣論戰,如果都署真名,那豈不是等于閣老們隔空罵戰?
那內閣還怎么團結?
閣老們如果這樣指名道姓的互相罵,那損傷的就是內閣的威信。
高拱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作為內閣成員,他也是要主動維護內閣權威的。
高拱點頭說道:
“還是子霖想的周到。”
可苦思半天,高拱也沒想到合適的筆名,他又看向蘇澤說道:
“你這廝,心中早有了盤算,說說看吧,這篇文章署名什么好?”
蘇澤立刻說道:
“師相,署名‘求實’如何?”
“求實,求實,好!好!好!就求實吧。”
蘇澤又乖巧的遞上文章,高拱寫下了“求實”二字,然后對蘇澤說道:
“若是能扭轉士林風氣,非是我高拱一人之功。”
高拱的意思也很明確,如果實學真的能成為開宗立派,他也不會貪墨蘇澤等人的功勞。
蘇澤連忙說道:
“師相您說的哪里的話?孔圣門人撰《論語》,難道敢說論語是他們寫的?”
“如今要一改士林風氣,非是您這樣的重臣方能為也!”
高拱今天被蘇澤一頓馬屁實在是灌得太飽,最后只能說道:
“去去去,連圣人都敢胡亂借比,快滾去報社將報紙弄出來。”
“唯!”
——
十二月十日,國子監。
沈鯉拿到了最新的報紙,這一期又多了一章?
沈鯉為人方正,對于戲劇沒有太大的興趣,平日里《樂府新報》他一般也就是讀一讀頭版的邸報要聞。
新出的山川地理版塊沈鯉也很喜歡,上一期是登萊巡撫涂澤民主筆,介紹的是登萊附近的地理。
沈鯉第一次知道,原來登萊和遼東正好構成了一個海峽入口,將一大片海包在了里面,也就是渤海。
文章還介紹了登萊的物產,因為靠近大海,多以海產為食,特別是當地的一種海產品,宛如腸子一樣,被稱之為海腸,食之十分的鮮美。
沈鯉是河南人,至今沒見過海,讀完了這篇文章后,只覺得身臨其境。
果然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不過今天沈鯉沒有看其他版塊,而是直接翻到了增刊。
果然。
上一次署名大洲的文章,出自內閣閣臣趙貞吉之后,趙貞吉在報紙上如此大肆宣揚心學,內閣其他人不可能坐視不理。
署名求實?
這是哪位閣老?
沈鯉一字一句的讀完了這篇文章,讀完之后他贊嘆道:
“此文可開宗立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