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鯉經常教導弟子,在基礎不扎實的時候不要看這些心學文章,這也是為了他們的科舉著想。
鄉試這個階段,考察的還是基礎知識,都是要在規定范圍內作答的,這時候接觸心學,反而會影響科舉。
沈鯉點頭說道:“這是正道,但是這篇文章,如果沒猜錯,應該是高閣老所寫的。”
“你們好好研習,說不定明年順天府鄉試就能用上。”
沈鯉這話,當然是不是胡說的。
學術和科舉自然是互相影響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強行把自己的《三經新義》作為考試大綱。
大明科舉的考試大綱是限定的,但是不妨礙鄉試的出題人,按照這篇實學的內容出題。
沈鯉的話也只能說到這里了,能不能領悟,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
六科廊。
刑科給事中沈束十分的屈辱,今天是他負責向中書科借報紙。
沒辦法,蘇澤和六科都察院不對付,所以京師所有的官署衙門,只有這兩個部門沒有訂報紙。
但以如今《樂府新報》的發行量,如果不讀報,怕是連京師的熱點都趕不上。
作為最需要消息靈通的言官來說,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所以六科訂了一個新規矩,每天由一名給事中去隔壁中書科借閱報紙。
今天就輪到沈束了。
沈束不情愿的借了報紙,一回到六科就被同僚給圍住了。
六科給事中們開始爭奪報紙,一份報紙都被分成了幾份,沈束直接獨占一份報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讀了起來。
實學?
沈束是心學信徒,上一期趙貞吉的文章讓他十分的過癮,卻沒想到今天是一篇和心學打擂臺的文章。
沈束打起精神,試圖尋找這片文章中的漏洞。
可是他讀了兩遍后,卻找不到其中的漏洞!
這篇文章邏輯自洽,已經達到了自成一派的境界,以沈束在經義上的造詣,短時間內根本找不到辯駁的點!
沈束倒吸一口氣,這篇文章登報,將會在士林造成何等的風浪!
再一看作者,求實?
是哪位閣老?高拱還是張居正?
沈束又將文章讀了兩遍,又發現文章的結尾,蘇澤向天下人發出約稿的請求,沈束也不自覺的拿起筆。
這些日子,京師一定會圍繞兩篇文章,進行激烈的辯論。
沈束需要抓住這次機會,好好找一找其中的破綻。
如果自己能駁倒這篇文章,豈不是就能成為心學宗師!?
沈束又頓了一下,要不要向《樂府新報》投稿?
如果讓同僚知道,會不會在六科混不下去?
——
就在整個京師士林,都被這兩篇文章攪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東宮之中,朱翊鈞帶著張宏來到后廚。
今天是新醬油出壇的日子。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