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燈會原來這么有意思啊!
這場熱鬧非凡的燈會,牢牢的印入了朱翊鈞的腦海中,他終于明白自己的父皇為何念念不忘的要辦燈會了。
上元燈會都這么有意思,那百戲會呢?
朱翊鈞看向自己的父皇,更堅定了年后要好好經營三十二家店鋪,早點湊齊百戲會的銀子。
在人群中,蘇澤也看向正陽門上的花燈。
皇帝下令由尚寶司出錢,年前就專門從濟南府請來了最厲害的扎燈匠人,在正陽門上扎了一座巨型的鰲山燈。
疊燈為山,高逾十丈,是為鰲山。
底層布黃河九曲燈陣,孩童提兔兒燈穿行;中層設蓬萊仙島,檀木雕群仙赴瑤池宴;頂端立金鱗鰲頭,口銜夜明珠,光照百步。
燭淚滴入金水河中,染金波如碎鱗,宮城上有張掛鯉魚燈,晚風過處,魚尾輕搖欲化龍。
如此盛大的人造景觀,別說是大明人了,就是蘇澤這個穿越者也大為震撼。
就在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誰在人群中,喊了一聲:
“盛世!這就是盛世啊!”
盛世這個詞,迅速在觀燈的人群中蔓延開,而隨著百姓的呼聲,開始傳入宮城上的皇帝耳中。
只不過宮城距離人群有點遠,皇帝喊來貼身太監李芳,讓他打探人群的呼聲。
不一會兒,李芳激動地走上宮城,跪在隆慶皇帝面前道:
“陛下,百姓為盛世賀!”
在場的后宮妃嬪,隨侍的太監宮女,也迅速對著皇帝齊刷刷的行禮:
“為盛世賀!”
隆慶皇帝的臉漲紅,他興奮到有些手舞足蹈,想要說點什么,卻最后只說道:
“盛世好,盛世好啊!”
——
正月十六。
京師外的龍泉驛。
驛長周雨生早早醒來,昨日他也帶著家人進城賞燈了,雖然只是遠遠見到正陽門的花燈,但是周雨生也被周圍山呼“盛世”的氣氛感染,昨夜返回驛站后,久久都沒有能入睡。
雖然又困又累,但是周雨生只能從冷似鐵的布衾中爬出來。
理論上京師各衙門在正月十六就要開衙了,但是冷門的衙門可以拖到正月二十再開始工作。
但是龍泉驛連個衙門都不算,甚至在年節期間都是無休的。
龍泉驛是離開京師的第一站,也是周圍最大的驛站,建造有客房百間,說起來是驛站,實際上比很多村集都要熱鬧。
周雨生起來第一件事,就督促灶戶燒水,這么百間客房的客人早起洗漱都需要熱水,若是怠慢了怕是又要挨訓斥。
周雨生親自幫著忙,將井水倒入大鍋中,看著熱氣騰騰的蒸汽,昨日那盛世景象在腦中逐漸消散。
盛世又如何,小民的日子還是這樣過。
周雨生每日的工作,就是伺候驛站中這上百號人。
能住在驛站中的人都是手持勘合的,而能夠往來京師的,誰又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背景。
官爺是不能得罪的,雖然按照國朝律令,驛站只需要給當官和直系家眷提供食宿馬匹,但是規定是規定,那些官老爺前呼后擁的護衛和家丁,你還能不伺候嗎?
軍爺也是不能得罪的,龍泉驛明明是進城最后一站,但是那些傳遞軍情的軍爺都要在這里換上好馬入京,稍微差一點就扣上一個延誤軍機的罪名,這可不是周雨生這個區區驛長能擔待的。
還有些手持勘合,沒有官身的人也是不能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