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皇帝這下子也遲疑了,他又看向自己兩位輔臣。
高拱和張居正對視了一眼,高拱站出來說道:
“翰林院和欽天監御前失儀,罰俸一個月。”
高拱又說道:
“欽天監,今年春分是哪一日?”
周相說道:
“大統歷所算,是二十一日。”
高拱看向黃驥,黃驥堅定的說道:
“下官測算,是本月十九日,晝夜等長!”
這下子皇帝下了決心說道:“那就在十九日和二十一日,命令各監分計晝夜,看看到底是誰算的準。”
說完這些,皇帝直接帶著太子離開了。
皇帝一走,高拱、張居正和趙貞吉也離開。
兩邊也不敢繼續打了,欽天監先離開后,沈一貫拉著蘇澤問道:
“子霖兄,陛下也沒說算準如何啊?”
蘇澤微微一笑說道:
“陛下的意思還不簡單?”
眾人看向蘇澤,蘇澤說道:
“若是黃翰林算的對,那就要讓我們翰林院負責重訂歷法了!”
這下子眾人紛紛喧嘩起來,眾人死死的盯著黃驥。
重訂歷法!
修史和修歷,這都是青史留名的事情啊!
實際上修歷更留名!
二十四史,除了太史公和幾名史官外,很多史書的編纂者其實也不出名,特別是從唐以后的史書都是很多人一起編的,總編官才能留下名字被后人記住。
但是修歷!
元代郭守敬,唐代的僧一行,這些都是明明白白記錄的。
而且一旦新歷編成,那是要刊發全國,要用上百年的!
黃驥的呼吸都要停止了,如果皇帝真的讓自己主持修歷?
但是蘇澤又潑了冷水說道:
“當然,這歷法不是這么容易修的,前朝郭守敬四海測驗,耗時四年,方才成《授時歷》。”
“如果要成更準的歷法,蘇某也要上奏陛下,再測四海!”
再測四海!
蘇澤幽幽的說道:
“測四海以正歷法,承千古而啟新章。”
說完這句,蘇澤領著沈一貫等人離開,只留下充滿遐想的黃驥在原地發愣。
——
三月十八日,這場營造學社內的群架風波,僅僅在京師中下級官員嘴邊停留了幾天,很快就被各種有關京察的留言給取代了。
比如刑部侍郎洪朝選要在京察中黜落,還有不少官員都被京察問責的消息,迅速占據了京師的頭條。
這次京察蘇澤并不關心,這次京察內閣和六部都是有默契的。
隆慶年的京察,還沒到明末那樣成為黨爭的工具,大體上還算是公允,黜落的也都是一些確實有問題的官員。
比如洪朝選這樣的官員,黜落之前就早有傳聞了,并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
所以在中高級官員那邊,這場春分賭約,反而是更被重視的事情。
原因自然也簡單,歷法是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大事,歷法準確與否,甚至會關系到王朝的正統性。
元代耗費那么大力氣修訂授時歷,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面子工程,而是歷法是一種統治工具,元代給周邊國家授予準確的歷法,確定自己正朔的地位。
終于到了三月十九日!
京師城外山上的日出觀測點,在日出后立刻對空中射出了火藥信彈。
接到信彈的皇宮內,水漏和沙漏分別開啟計時!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