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雖然有儒商的說法,但是也不成體系,大部分商人還是以逐利為天性。
商人何德?
蘇澤又拋出了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
但是他很快就自己解答了。
蘇澤說道:
“商人增殖財貨,造織機為萬民織衣,平貨殖以饋民之乏,這是商之德。”
“但如果只是這些,士農工亦有言,商人逐利而行,非為利天下之民,而是先足私而后公也。”
“諸子不寧,則家中不寧,士農工商皆是陛下子民,所以光是這還是不行的。”
這下子皇帝和宰輔是連連點頭,蘇澤自己將問題都拋出來,這份要解決問題的態度就要好看太多了。
蘇澤繼續說道:
“臣以為,商人增殖財貨,這件事本身就是有德的。”
“天下財貨并非是定數,如果沒有工坊,田地里的棉花不會變成棉布,海里的鹵水也不會變成細鹽。”
“而海邊之鹽,也送不到內地省份的百姓餐桌上。”
“世人都說商人無德,用一句無德來壓制商人。而卑賤的商人賺到了更多的銀錢,世人有更加仇視商者。”
蘇澤頓了頓說道:
“臣以為,要明商德,也是要讓士農工明白商人于朝廷之所貢,而不是一邊輕賤商人,一邊又縱容商人賺取巨富。”
“就算是法令讓商人錦衣夜行,難道錦衣就不在了嗎?”
隆慶皇帝忍不住問道:
“那蘇愛卿以為,要如何明商德?”
蘇澤說道:
“增產殖貨的貢獻,黎庶不一定能理解,那就要讓天下人都看到的貢獻!”
何心隱產生了一絲不祥預感。
蘇澤朗聲說道:
“臣請征商稅!明商德!”
蘇澤這句話一說,整個靈濟宮大會都安靜了。
這下子剛剛支持蘇澤的南方賢良文學都傻了。
而剛剛對蘇澤喊打喊殺的北方賢良文學們,也都傻了,這蘇澤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給商人征稅就是明商德?
等等,如果商人交的多了,朝廷就可以不用對小民那么緊的課稅,那商人似乎還是真的有德?
在場的也不是傻子,無論是水利民生,還是教育福利,這些東西都是要花錢的。
這筆錢不是百姓出,就是大戶出。
如果能征收商稅,官府就可以將這些錢用在這些地方,這似乎還真的有德?
而御座上的皇帝也滿意的看向蘇澤。
但重臣中,張居正皺眉,這商稅怎么收?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