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登萊鑄幣局的一名工匠,改進了鑄幣的機器,現在使用滾筒法鑄幣,不再需要停下機器加料,可以日夜不停的熔煉鑄幣了。”
陳洪簡單解釋了一下工匠的改進。
原本鑄幣要印出花紋,就要把快冷卻的銀幣放在水力沖錘下,利用沖錘的撞擊印出浮雕花紋。
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每次都將銀元磨具安放在沖錘下,有時候蓄滿水的沖錘還要等待安放模具。
而這名工匠發明了新的方法,利用滾筒將模具轉到沖錘下,而工匠在滾筒另一側安放磨具,這樣就可以連續不停的沖壓銀元了。
這極大提高了沖錘的效率。
隆慶皇帝喜道:
“那名工匠獎勵了嗎?”
陳洪立刻說道:
“陛下,登萊鑄幣局已經獎勵了。”
“登萊鑄幣局獎勵了多少?”
陳洪說道:“回陛下,五十銀元。”
這下子反而是隆慶皇帝驚訝了。
他原本怕登萊鑄幣給的賞金不足,寒了工匠的心,所以準備再御賜獎勵這名工匠。
可沒想到登萊鑄幣局竟然拿出五十銀元獎勵工匠,這份手筆讓皇帝也震驚了。
震驚過后,皇帝又覺得給多了。
要知道皇帝過節給經筵官的賞賜,一般也就是幾枚銀元。
五十銀元就算是對官員來說,都是一筆巨款了。
可鑄幣局出手這么大方,皇帝又要疑心了,鑄幣局是不是貪墨了朕的銀元?
陳洪看出了皇帝的心思,連忙說道:
“陛下,其實這獎勵也不是鑄幣局給的,鑄幣局哪有這筆銀元啊。”
“那是哪里給的?”
“是華陽獎。”
“華陽獎?”
陳洪將蘇澤用《西游記》的稿酬,在版權專利局下設置華陽獎的事情一五一十講給皇帝。
“鑄幣局用工匠的改進申請了華陽獎,沒想到一下子就評上了,版權專利局親自將五十銀元送到了登萊鑄幣局,整個登萊都傳遍了。”
“鑄幣局的工匠,市舶司的造船匠,制鹽所的鹽工,都發了瘋的鉆研新的技術。”
聽到這里,皇帝的眉頭徹底舒展開來。
皇帝這才想起來,首輔李春芳似乎和自己提過華陽獎的事情。
沒想到這獎如此豐厚,而且版權專利局還真的就頒給了普通工匠。
隆慶皇帝自然明白千金市骨的重要性,鑄幣局只不過改進了一個鑄幣的流程,就讓效率增長了這么多。
如果工匠們都日夜想著改進工藝,那大明何愁不富足?
隆慶皇帝又想到,版權專利局和鑄幣局都是蘇澤的提議,于是他讓李芳將蘇澤的奏疏翻出來。
“蘇澤所奏,確實是謀國之言,就依他所奏,這次內帑出銀。”
“命令登萊和直沽的船廠準備造船,再下西洋!”
李芳、馮保、陳洪三名司禮監巨頭跪在皇帝御案前,口呼皇帝圣明。
而三人心中,都在盤算著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