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幾乎每天至少9000字,寫完一本,第二天就開始發布新書。
以我的碼字速度,看過直播的都知道,要寫9000字,意味著一天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上面了。
身邊的朋友都羨慕我們寫書時間自由,但我就羨慕那些一年中有機會連續休息兩天的人,羨慕下班后可以稍微放空自己的人。
寫書的作者最開心的時候是什么時候?
就是把今天的更新都寫完的時候。
身體上的疲憊,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疲憊。
我現在的感悟是,堅決不能再寫一千萬字以上的書了,太累了,各種人物、各種設定、各種細節,一直在腦子里堆積,迭加……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這種疲憊感,隨著一本書寫得越久,真的是越來越嚴重。
寫到第八年,第九年,真的是……不瞞大家,完全是看著后臺稿費,咬牙堅持下來的。所以,大家不用同情我,我也就敢完本了跟大家皮一下。
寫新書,我覺得,四五百萬字完結,會寫得比較輕快,兩年基本上就完結了。六七百萬字的時候,更新估計就沒辦法保證穩定了。八九百萬字,估計都要五六年才能寫完。
其實啊,完本情緒最強烈的時候是三年前。
那一年,不吹牛做了好幾次噩夢,都是發現自己完本了。
有些讀者覺得,大結局來得太快。
但其實,三年前,這本書就開始收尾了,除了地荒一個必須要為輪回開的小副本,就沒有增加任何人物和地圖,也沒有去擴展新的劇情,劇情的發展整體是開始收縮的。
可以說,這兩三年的兩三百萬字劇情,都是為結局服務的劇情。
今年,表面上看,只有最后那幾章是大結局。但實際上,今年寫的全是大結局的劇情,都是圍繞最后一戰寫的,一直都是大結局的加速期。
一些讀者可能不相信,這是加速期?認為很多地方還是在水。
我就這么說吧,今年以來寫每一章,我幾乎都要去翻前面好幾個地方,把前面的坑填上,去銜接前后劇情。但這些坑,絕大多數讀者其實都忘掉了,根本不會在意。
就像最后一戰,寫了接近百個角色的劇情和作用。但大家會在意的,可能就那么幾個。
讀者太多了,只要有一個角色沒有寫到,就有讀者喊寫。但真正寫了,百分之八九十的讀者都會吐槽水,因為他們已經忘了那個角色。
這樣寫大結局,算是我自己的一個堅持吧,讓絕大部分的角色都露臉,算是一場集體的謝幕。
就像很多讀者,已經對林泠姍、紫茜、齊霏雨、玉靈神完全沒有印象,但我結局的時候一定要去寫。
因為,我知道一定還有讀者記得。
同時也是必須給我自己腦海中那個角色一個交代,這是你們的青春,也是我的青春。
別的重要角色,番外還能出現,但他們番外肯定不會出現。
很多讀者認為大結局沒有寫黃煙塵,但實際上,我把很多精力都考究在上面了。
比如這一句“遙想當時年少,豪氣破云霄,千水仗劍鳳宛臺,如雨金玉葉,滿樓紅袖招。”
其實,描寫的就是張若塵和黃煙塵最重要的時刻。千水郡國,鳳宛臺和金玉葉,又有多少人記得呢?
大結局寫回兩儀宗,張若塵和凌飛羽居住的長生院和紫霞靈山。大家又有幾個記得張若塵、木靈希、圣書才女在那里發生的故事嗎?
每一個特定的地點描寫,每一處細節,背后都是一大段曾經的故事。
我想寫司行空、常戚戚、真妙、敖心顏,想寫云臺宗府,想寫武市學宮,想寫黑市一品堂的九幽劍圣和紅欲星使,想寫張若塵幫寒雪埋葬母親的那座墳,想寫雷景的后人……
我想寫老朽年邁的陳無天和裴雨田,看見新一屆《英雄賦》上的年輕才俊的風華正茂,佳人相伴,醉酒當歌,去追憶他們的曾經。但最后只化為了大結局簡簡單單的那一句話。
我有太多太多想寫的,但最后都挑選和刪減了,不能太拖沓。
要在劇情飽滿度和快慢節奏上找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