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邊形戰士”!
這個詞的意思早已經有了多種延伸。
目前最公認的說法,“六邊形”代指的是“沒有短板”。
甭管列出多少項,每一項的能力都非常高,就可以稱之為“六邊形戰士”。
在斗破玩家的普遍認知中。
“一刀傳說”,絕對是六邊形戰士的最好詮釋!
但楊善自己卻很清楚,他并非沒有短板。
相反,他的短板非常明顯。
發展太快,是很難面面俱到的。
氣血、防御、斗氣量。
或許跟其他玩家對比,這數據已經足夠豪華,但相對于楊善的其他方面來說,的確算得上是短板。
除此之外,在實際戰斗時,楊善還有一個短板:
缺少大范圍攻擊手段!
從一開始的《雷破斬》,到《雷弧三段斬》,再到《霸刀》,楊善的攻擊斗技全都是針對“單人”的近身爆發。
這類斗技的優勢當然相當明顯。
必須近身,也就代表可以在進攻過程中根據對方的移動進行跟進,使得命中率大大提升。
但與此同時,對方要反擊,也會相對容易。
屬于是高風險高回報。
所以楊善必須要在速度上投入更多的屬性點。
這樣才能保證對方難以躲避,同時也能在出手后可以及時脫身。
但遠程攻擊手段之所以存在,是有道理的!
近身攻擊的劣勢,就是遠程攻擊的優勢!
楊善現在的斗技,使得他在面對大量敵人時,有些乏力。
就比如當下,十四個大斗師,一人賞個《雷弧三段斬》?
秒殺當然是肯定的,但楊善的斗氣量哪里能支撐他釋放十四次?
用《霸刀》的刀勢,倒是很省斗氣。
雖然做不到一刀一個,但對方這些大斗師的護體罡氣,最多兩刀也就碎了。
如果是到了七層刀勢,一刀就差不多。
如果不能保證斗氣鎧甲碎掉之后一刀準確命中弱點。
那么理論上,干掉面前這十四位大斗師,需要大概六十刀。
但對于楊善來說,當前的局面,已經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了!
前世,楊善在游戲運營的第一年,純粹就是個路人甲。
但楊善對這游戲又非常上頭。
沒有足夠好的功法斗技,裝備也稀松平常。
那么要想提高自己,也就只能從游戲技巧下手了!
可以這么說。
前世,楊善能混到一流高手這個檔次,一成靠面板,三成靠腦子,六成,都是靠技巧!
游戲內,足足十五年的打磨。
在技巧方面,楊善的確達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步。
而前世內,隨著游戲的發展,玩家組隊成為常態,一些特殊的配合技巧,也逐漸被開發出來。
其中有一類特殊技巧,叫做“屬性反應”。
簡單來講,就是不同屬性的斗氣在接觸之后,所產生的特殊現象。
就比如雷屬性和水屬性。
先由水屬性產生霧氣或者干脆在地面鋪一層水,那么雷屬性斗氣就可以在其中獲得更快的速度,以及一定的威力增幅。
又比如火屬性,如果有木屬性的配合,就可以讓火屬性的威力得到提升。
土屬性和水屬性配合,可以產生特殊的“沼澤”,產生可怕的限制效果。
金屬性不光具備傳導雷電的效果,還能延長雷電的存在時間。
要說這些屬性反應中最被人詬病的,就是火和雷了。
基本上玩家組隊,都會想辦法將雷屬性玩家和火屬性玩家給隔開,或者干脆只組其中一種。
因為這倆屬性的玩家湊一塊,指不定多看一眼就會爆炸!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