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頭時,趙晉能夠明顯看到里面堅定的目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說來簡單,但是能夠做到的少之又少。
主上與下屬雖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是其中牽扯的利益太過龐雜,猜忌下屬的主上,多不勝數。
哪怕是趙乾,也并非有多么信任他們。
趙晉的嘴角彎起,“都下去吧。”
“是!”
兩人退下,離開書房時,僧帆心道:殿下真是好手段,短短時間,就讓默沉徹底忠心于殿下。
“默沉,既然如此,我們便先將此事解決吧。”
默沉點點頭,打量著面前看起來有些溫和的青年,“請。”
……
二人離開后,趙晉緊鎖著眉毛。
這東西是有了,接下來推行改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趙國的官制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因為官官相護,且所謂的科考,有幾乎限定在世家大族中,再加上蔭庇。
這朝中的官員,背后都是一個勢力,盤根錯節。
而正因為如此,整個朝堂都難以注入新鮮的血液,每每科考所選上的官員,不過也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人。
與其說是選官,注入新鮮血液,不如說是各大勢力的有一次博弈。
趙國的腐朽,在于官員的勢力盤根錯節,以至于官員不務實事。
趙晉需要放開科考,重新編訂官員的考校、都察,還得解決趙國重文輕武的情況。
如今的朝堂上,能夠扛事的武將,竟然只有陳梟和戚家。
趙晉可沒有打算,只將目光放在趙國的一畝三分田上。
大致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改革思路,趙晉長長舒出一口氣,站起身。
如此,便先從科考開始吧。
朝堂要注入更多新鮮血液,更多背后沒有盤根錯節的勢力,只能依附于他的官員。
趙晉如今在朝堂上的控制力,依舊太弱了,只能憑借戚家、丞相和太傅這些人,他們雖然為民、為國,但是一旦牽涉到他們的利益。
這些人還會不會支持他,也未可知。
只是,若是要放開科考,勢必會觸碰到這些人的利益,尤其是世家大族。
所以,趙晉必須要先將世家大族解決。
除了丞相、太傅和太尉此三公外,職位最高的,無疑便是六部尚書。
岑謙頤所在的岑家,是趙國最大的世家,彼時直接去趙家即可,倒不必專門去尋一趟岑謙頤。
而許梓豪……
趙晉的額頭抽動了一下,許梓豪出了名的倔強,不適宜先進行勸說。
既然如此,便先去尋六部的尚書。
六部尚書,除了他這個兵部尚書外,其余無一例外,全部出身于世家大族。
趙晉想了想,心里有了決斷,抬腳朝外走去。
“來人,去龔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