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被大家嘲笑的那種。
嗨呀,他連傷仲永的資格都沒有呢。
小豆丁心情大好,眼睛亮晶晶的繼續問,“那你小時候是怎么學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多問幾句肯定沒壞處。
傅恒眨眨眼,“就是正常的學習,讀書習字練武強身。”
說起來輕松,學起來其實并不輕松。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的哥哥們不會管他,但是宮里的皇后姐姐對他很嚴格,他到了啟蒙的年齡后皇后姐姐特意和伯父馬齊打招呼給他找教習先生。
他年紀小但不傻,能看出來富察氏在走下坡路,長輩中只剩下一個二伯父馬齊在撐著,為了家族不倒必須得培養后輩,只要后輩有一個有出息,富察氏的下坡路就能止住。
傅恒記得他小時候家里很厲害,雖然他父親早逝,但是在世的兩位伯父的官職也都很高,即便雍正四年三伯父馬武病逝,局面和走投無路也不沾邊。
然而二伯父馬齊的反應卻很是讓人捉摸不透,好像再不培養出來個接班人富察氏一族就要玩兒完似的。
家里的事情他從來插不上嘴,他家孩子多,幾個伯父家里孩子也多,每家都有十幾個孩子,放到一起連人頭都認不全。
他只知道他從六七歲開始學習后每天的課程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讀書習字練武強身,為帶領富察氏一族找回榮光而奮斗。
至于富察氏為什么需要他們這一代來找回榮光,他自個兒也是稀里糊涂的想不明白。
不懂。
不過不重要。
家里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干,他還沒到分家娶妻的時候,現在想什么都沒有用。
傅恒挑挑揀揀把他小時候的安排說給弘曕聽,聽的小豆丁更加堅定不去上書房的想法。
正經上學要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他上輩子已經經歷過一次,這輩子不想重來,上書房不適合他,他寧愿在家一對一。
能在圓明園一對一就更好了。
所謂“上林宜夏不宜冬,冬孟乘時返禁宮”,這是對圓明園的景色而言,里面修繕完好的宮殿時又宜夏又宜冬,什么時候住著都很舒服。
只是城里那么大一座紫禁城在那里放著,皇帝每年總得回去住上幾個月,不然皇帝不住皇宮長住園子聽上去多不好。
小果親王行動力超強,說走他就走,下課后立刻進宮和皇帝老哥打招呼,再去寧壽宮和額娘們說一聲,第二天早上就拖家帶口的回了圓明園。
是的,拖家帶口。
不知道乾隆皇帝怎么想的,他自己沒挪窩,卻把他的兒子們一起打包送走了。
弘曕
也行吧,帶小孩兒而已,難不倒他。
大不了讓傅恒從一對一小老師變成一對多小老師,問題不大。
弘曕帶上侄子們一起回圓明園,他繼續住萬方安和軒,阿哥們卻另有安排。
圓明園勤政親賢殿東邊專門分出來一塊地方供皇子們學習,名曰洞天深處,還有福園門東四所作為皇子的居所,上起學來比在宮里還方便。
洞天深處旁邊就是勤政親賢殿,皇上處理政務累了想出去溜達溜達,多走幾步就能看到他的兒子們在干什么。
豈是一個慘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