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邊幾位皇帝什么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乾隆皇帝在位這幾年說到做到,說不讓上貢就一點東西都不收。
但是萬壽節畢竟是皇帝過生日,尋常人家過生日的壽星還得有禮物,壽星是皇帝自然不能什么都沒有,于是被折騰的就成了宗室王親。
和親王以前最頭疼送禮之事,不過今年情況特殊,金點子直接遞到他跟前了他總不能當看不見。
都說送錢俗,那也得看送多少錢。
前些年他自己沒錢,自然沒法送別人錢,今年白花花的銀子流水似的送到他府上,就算他只能留下一成那也比只花俸祿過的舒坦。
今年的禮簡單粗暴,一本賬本能涵蓋他和小老弟兩個人的禮,還能讓皇帝老哥高興的合不攏嘴。
嗨呀,如此機智,不愧是他。
皇帝的生辰禮由和親王全權負責,小果親王無事一身輕,只管怎么折騰新鮮東西讓自己過的更舒服。
萬萬沒想到中秋節還沒到,他的幸福生活就先結束了。
他們家皇帝老哥終于意識到讓傅恒看小孩是在浪費人才,直接大手一揮將人調到宮里當御前侍衛,明顯要開始培養他這小舅子當心腹。
小舅子的差事有變,親弟弟那邊也不能不管,于是又給他派了個新的先生來給他上課。
新老師名沈德潛,是個快七十歲的小老頭兒,別看沈老師年紀大,精神頭比他這個小孩兒都好。
沈老師是個人生經歷非常豐富的老先生,他生在蘇州府,早年家貧卻沒有放棄讀書,十六歲時已經通讀左傳韓非子尉繚子等書,于詩詞方面更是頗有成就。
他早年師從葉燮學詩,自謂深得葉燮詩學大義,所謂“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可見他對自己寫詩的本事非常滿意。
只是沈老師于詩詞方面名氣大,在仕途上卻并不順利,康熙三十三年被錄為庠生,之后四十年再也沒中過,雍正十二年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又被朝廷斥貶,這下連詩詞也被禁止流傳。
真覺光陰如過客,可堪四十竟無聞。
可謂是流年不利,干什么都不順。
好在乾隆是個喜歡和雍正爺對著干的皇帝,這一點在科舉取士上也能看出來。
沈德潛在康熙雍正兩朝考了四十年都沒考出名堂,但是在乾隆元年的時候被舉薦到博學鴻詞科,前不久更是以六十七歲高齡得中進士,中了進士后就去翰林院當編修去了。
別的進士有留在京城和外放到地方為官兩個選項,沈德潛不行,他年紀大,讓他去地方做官等于是要了他的老命,吏部也不都是鐵面無私的人,看人那么大年紀了肯定不會讓他去送死。
還有一點就是,乾隆喜歡老沈的詩,還稱贊他是“江南老名士”,能在皇帝面前留下姓名的都不是簡單人,吏部主事的官員自然不會上趕著得罪。
這次傅恒被調去宮里正經辦差當侍衛,他身邊不能一個先生都沒有,皇帝老哥想起來翰林院進了個博古通今詩比李杜的“江南老名士”,立刻將人升為侍讀派到了圓明園。
更可怕的是,這位沈老師還教過上一任果親王允禮。
弘曕被過繼到果親王允禮名下,那么就得喊允禮為阿瑪,這么一來沈德潛就是教過他們父子倆。
這叫什么這叫段子走進生活。
小孩兒在學校里調皮搗蛋,老師一氣之下讓他叫家長。
老師“叫你媽媽來學校一趟。”
小孩兒“為什么不叫爸爸”
老師“因為你爸當年也是我教的”
回歸正題,段子只是段子不能當真,至少在他身上當不得真。
前半截小孩兒調皮搗蛋被叫家長可能成為現實,后半截孩子他爸和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