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曕qaq
哥,救救
等小家伙安撫好三位額娘離開壽康宮,養心殿的兄弟倆已經把正事兒說完了。
乾隆看著腳步虛浮一路飄過來的傻弟弟,再看看拍著胸口慶幸跑的快的和親王,“你就這么把弘曕扔在壽康宮了”
和親王理不直氣也壯,“死道友不死貧道。”
弘曕留在壽康宮是額娘們的乖寶,他留在那里就是挨罵,還是一個人挨三個人的罵,他傻了才留在那里。
乾隆擺擺手讓他們倆在外面等著,“朕去換身衣服。”
弘曕趴在椅子上氣兒還沒喘勻,“啊要出宮”
和親王眉開眼笑,“出宮,讓英吉利的四品官好好告一狀。”
小豆丁立刻豎起耳朵,“五哥,細細說來。”
“這時候又不累了。”和親王笑罵一聲,“不著急,待會兒出去帶你看現成的熱鬧。”
那個洪任輝為了告御狀特意學著他們這邊的規矩找人寫了狀子,和親王昨兒找機會看了一眼,嘖,也不知道哪個不要命的文人連這種狀子都敢接。
狀子里將洋人在廣州受到的委屈添油加醋說了一通,說廣州十三行是壓在他們身上的枷鎖,請求皇帝在廣州之外再開些港口給他們交易,不然他們的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
想他們和大清過來往交易那么多年,直到現在依舊只能去廣州一個地方,還只有夏天才能下船登陸,其他季節連上岸都不行。
外國商人上岸之后也不能進城,只能在“十三行街”里活動,想干什么都必須在十三行眼皮子底下才行,不然就會被趕出去。
他們帶來的貨物也不能自由交易,不管十三行給他們的價格有多低,他們所有的貨物都只能賣給十三行,而采買同樣也繞不開十三行,賣的價格低買的價格高,他們再怎么腰纏萬貫也不能這么欺負他們。
如果他們遇到什么不妥當的事情,告狀也不能直接和官府說,得通過十三行才能和官府溝通。
他們本就對十三行不滿,十三行傻了才會讓他們和官府溝通,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鋌而走險進京告御狀。
和親王說到這里就想笑,給英吉利人寫狀子的讀書人也是個人才。
廣州十三行對洋人的待遇如此苛刻,那些洋人為什么還是爭先恐后的來他們這邊經商,讓他們不滿意他們不來不久行了
說到底還是舍不得利益。
就拿茶葉來說,轉手運回他們老家就能十倍百倍的價錢,具體多少倍要看商人的良心。
但是很遺憾,商人大多沒有良心。
洋人對他們的東西趨之若鶩,不管買的時候價格多貴,他們轉手依舊能賺的盆滿缽滿。
控告朝廷在他們交易時設的關卡太多,埋怨海關受的稅太高,還說沿海各地的告示里將他們稱作罪犯讓他們受到了侮辱,一個個的能耐不大問題還不少。
他們要是老老實實經商做交易,沿海地方也不會貼告示讓百姓遠離他們,憑什么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說大清的地方官有錯。
在他們這兒賺錢還對這不滿意對那不滿意,又要取消審核關卡又要降低關稅,給他們臉了是吧
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