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都是他們借朝廷狐假虎威,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他們竟然也有被別人借朝廷的名義懟的說不出話的時候。
他們十三行是天子南庫,賺的錢除了自己留著還要給皇上送去,逢年過節還得去海關衙門總督衙門打點,樁樁件件勞心費力,賺到的錢都是他們應得的,憑什么讓別人來插手。
他們承認雍正爺駕崩后這幾年他們做的過分了些,但是官府衙門跟喂不飽的餓狼似的,上頭朝他們伸手他們自然要朝
從康熙朝開始海關就是他們十三行的差事,這些山西商人不去草原買地來這兒折騰什么
朝廷不讓他們禍禍草原,他們就不能再北一點去羅剎國
漂洋過海多危險,羅剎國那邊他們經常打交道,不比漂洋過海來的安穩
幾十年來井水不犯河水,這時候來犯什么渾
十三行的行商要氣死了,可是和親王饒有興致的坐在旁邊看著,他們連吵架都不敢太放肆,只能任那些外來的山西商人把他們擠兌的沒地兒站。
這是廣州是他們十三行行商的地盤外來商人要點臉行不行
十三行的行商在心里咆哮,面上絲毫不敢表現出來,有和親王在廣州坐鎮,總督衙門和海關衙門自顧不暇,他們拼后臺拼不過,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可是
蒼天啊大地啊這群外地來的真的死皮不要臉啊
他們在海外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這些人憑什么上來就摘桃子,憑他們和朝廷關系好嗎
兩撥商人吵的不可開交,這不是什么友好的飯局,一個不小心他們的家底都可能賠上去,再淡定再好脾氣的人這時候都淡定不起來。
外來的晉商背后有和親王撐腰,他們之前因為在草原買地已經被朝廷教訓過,這次長了記性不會再觸朝廷的霉頭,湊巧朝廷也想讓他們去折騰西洋人,雙方一拍即合,出海的生意就算十三行不樂意也攔不住,因此一個個的理直氣壯說話能嗆死人。
本地的十三行行商心里發虛嘴皮子上占不了便宜,又不敢對官府衙門撒氣,于是就把火氣集中到了越級告御狀的西洋商人身上。
英吉利的東印度公司是吧,行,他們記住了。
從來只有他們欺負別人的份兒,斷沒有被欺負了還打碎牙和血吞的道理,破財之仇不共戴天,他們這次損失多少,明年就加倍從罪魁禍首身上討回來
深呼吸,冷靜。
那邊晉商的兄弟過來說話,他們也不是什么惡人,不能放著自家人出去吃虧是不是。
第55章
十三行的行商把火力集中到不講規矩的英吉利商人身上,晉商樂得聯手對外,雙方一拍即合,喝口茶的功夫就從斗雞眼變成了一家親。
看的和親王目瞪口呆。
長見識了,真是長見識了。
以前只覺得朝中那些大臣吵起架來令人咂舌,現在看來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吵,商人這種靠嘴皮子謀生的行業吵起來一樣吸人眼球。
果然高手在民間,要不是他背靠皇帝老哥,十有八九不是他拿捏這些商人,而是這些商人把他耍的團團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