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爺悄悄摸出手機,打開全國各大分部科信處處長及副處長,還有總部科信部幾位部門領導都在的聊天群,然后再打開攝像頭,對準了沈崇的背影。
鼠爺開始打字,“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沈哥說他只要三天就能日天,我現在覺得他很謙虛。”
手機屏幕上跟出來一連串的感嘆號與省略號。
大家覺得挺扯淡。
其實昨天下午眾人就得知沈崇臨時介入這項目,但當時大家沒當回事。
真不是他們看不起人,而是幾乎所有人都斷斷續續間歇性的參與過,知道這事的難度和工作量。
眾人感覺沈崇被坑了,等他發現上當受騙自投羅網之后,就會苦哈哈的向領導求情,表示放棄這項目,然后轉而當苦力做點別的什么小項目勉強交差。
與鹿部長打過交道的科研人員認為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先坑人,然后人家不行了再松口了給他換項目,還能讓人感恩戴德。
陰險……哦不,集智慧與美貌于一身的鹿部長把這套玩得很溜。
鹿部長自己也這么想,不然當初她和別人聊天時就不會說沈崇自投羅網。
然而現在才過去一天半,他都已經干到最后一步了!
哥你為何如此吊?
且不論沈崇這最后一步能否做到,他從昨天到現在完成的工作已經擁有不小價值。
誠然,他這套編程和思維模式算不上開創性,并未走出條前人沒想到的路。
類似的構想在斬妖科研人員里早已不新鮮,甚至正以緩慢的腳步一點點往這個方向推進。
但是,在同一條路上,沈崇用不到兩天的時間走得比別人更遠,更深,往前邁動和拓展了一大步!
科學與創新的本質不僅僅在于開拓出新的道路,在原有道路上推進同樣價值連城。
“真夸張,之前咱們看完這11650篇文章得要好幾年,我讓我的學生整理文章都快三個月了,也才完成不到一千份,都還只停留在數據表的程度上。他倒好,兩天不到,嘖嘖。”
“早兩年我看的文章現在都忘得差不多,只能模模糊糊有些印象,這的確很大程度影響了我發散思維的能力。”
“對,資料太多又不能不看,偏偏還沒有明確規律,哪能記得住。如果變成看數據大概會舒服很多。”
“最好沈哥能全部整明白,那咱們就不用費神了。”
“總之甭管成不成,他這次都干了個大事,以后咱們繼續照搬他這一套來做數據分析,那就輕松多了。”
“看數據可比看文章直觀得多,或許能找到點感覺。”
“感覺?大家想得真是隨意,以前我們就是只能停留在感覺的層面,所以才毫無寸進。他是要把感覺變成數據,用邏輯的方式得到答案。”
“真是敢想敢為吶。”
眾人心頭都有疑惑,都好奇沈崇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不知不覺又是一夜過去,這天傍晚,沈崇在椅子上伸個懶腰,然后狠狠喝下一大口水。
“鼠爺,走!”
“干嘛?”
“項目階段驗收!”
“哈?”
倉鼠王一臉茫然,“這不是還沒弄完嗎?”
從昨兒晚些開始,它就見沈哥在那里倒騰第二個傳說中的高端腳本。
這次他寫一會頓一會,時不時看著密密麻麻的曲線圖發呆,神游天外,沒之前那么順暢。
甚至到了今天下午時他半個小時都動不了一次手,倉鼠王覺得他還沒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