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種植蓮藕,還是種植之后的管理,都是一個技術活兒,而結合村本來并不是蓮藕的出產地,只有少數家庭少量種植了一些,那都是讓其自生自滅,完全談不上什么種植和管理技術。
但是,現在村里要發展蓮藕基地,大規模種植蓮藕,再按照土辦法肯定是行不通了。
對這方面,曾志同樣沒什么經驗。不過,這都是能夠用錢解決的,不算是問題。曾志專門托鄉里的領導,打算招聘一個很有經驗的工人,來負責蓮藕基地的管理。
蓮藕產業是鄉里大力發展的特色種植業,鄉里自然很上心。在得知曾志的要求后,很快就找到了合適的人選。這個人名叫陳長生,是古城本地人,但是他前些年一直在盛產蓮藕的北湖省打工,從事的工作就是蓮藕種植。
當然,一個人是很難完成這一百八十畝蓮藕的種植和管理工作的,尤其是如今已經是五月下旬,蓮藕的種植季節即將過去,必須在那么十來天的時間里面完成所有蓮藕的種植,這就需要另外聘請工人了。
陳長生告訴曾志,一個熟悉蓮藕種植的工人,一般每天能夠種植三百斤左右的蓮藕。而一畝地大概需要600斤藕種。因此,曾志這180畝水田,需要的人工高達360工天。想要在10天之內完成種植,每天需要聘請36個人。
不過,這是在現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的,畢竟是因為要趕季節。
而事實上,像是中牌鄉這樣的地區,蓮藕的種植季節前后長達兩個多月。在三月中下旬就可以開始下種,最遲可以在六月上旬。因此,進入正軌后,這180畝蓮藕基地的種植工作,有4—5人就可以完成了。至于日常管理,諸如除草、施肥、排水之類的工作,更是只需要3個人就基本上可以完成。
曾志在聽取了他的意見后,決定從村里招聘三個人,長期跟著陳長生從事蓮藕基地的管理。至于在種植期間以及挖藕這樣的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時候,可以臨時聘請工人。
對聘請的工人,曾志開的工資是每月2000元。這在農村來說,待遇已經算挺不錯的了。畢竟就算是出門務工,除開生活開支以及往返車船費之外,每月也就是2000元左右。而且,外出打工的,也很少有一年工作12個月的,一般有十個月就算不錯了。
可在曾志這里工作就不同了,不但一年是按照12個月來發放工資,而且平時還可以照料到自己家里,可謂是一舉多得。因此,當曾志表示要在村里招幾個人后,就有不少人愿意來他的蓮藕基地工作。
最終,按照政府的要求,曾志招聘的這三個員工,都是從村里的建卡貧困戶中挑選的。這也算是為國家的脫貧攻堅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三個員工一男兩女,男的叫曾垂泰,是曾志的堂叔,兩個女人,一個是曾志的堂嫂,名叫石小雙,另外一個卻是曾志的堂姐,名叫曾佑霞,都是那種老實肯干之人。
不過,他們如今都不會種植蓮藕,更不會管理,曾志聘請他們,是打算讓陳長生帶著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