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長宇笑道:“區里落戶的指標問題,我讓人事局的蔡局長跟你解釋一下吧。”
說著,閔長宇對一個帶著黑框近視鏡,有些謝頂,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說道:“老蔡,你來說說。”
那謝頂中年正是區政府人事局的局長蔡旻佑,見閔長宇親自點將,他急忙站出來點點頭,推了下眼睛,對曾志說道:“曾總,區人事局眼下關于企業落戶指標的問題,有一個比較復雜的算法,不過總體上的宗旨是在開放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收緊,所以即便是區屬企業,甚至是區政府下屬部門,也會出現指標不夠用的情況。”
曾志心知這個蔡局長是想讓自己先有個心理準備,于是便點了點頭,問他道:“蔡局長,那謫仙居農業和謫仙居旅游,每年具體能得到多少落戶指標呢?”
蔡局長大概盤算了一下,說道:“按照算法計算,謫仙居一年三十個指標應該是可以保障的,謫仙居旅游的話,應該能有二十出頭,但是不會出太多。”
謫仙居農業三十個,謫仙居旅游二十個,總的就有五十個了。一年五十個指標,對曾志這樣的民營企業來說,確實已經很不少了。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謫仙居公司是新成立的,需要大量引進人才。
不過,有五十個指標對于謫仙居公司來說,已經足夠了。
畢竟無論是謫仙居農業還是謫仙居旅游,主要的招聘對象,還是古城本地人,壓根用不到落戶的名額。至于對外引進人才,曾志肯定會奉行經營政策。在這個前提下,一年頂天就引進五十個人才了。
這時候,蔡局長還怕曾志不滿意,補充道:“曾總,今年區政府各部門一共也才三百多個指標。”
曾志笑道:“這已經足夠了,感謝蔡局長對謫仙居公司的大力支持。不過,我們公司在這頭一兩年可能用不到50個名額,然而隨著公司的成長,公司每年引進的人才,50個名額就有些不夠了。蔡局長,能不能將我們每年剩下的名額,累積下來呢?”
曾志的話讓蔡旻佑有些為難,將目光投向了閔長宇。
誰知道閔長宇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直接答應下來。
………………
地皮的事情操作復雜,即便閔長宇已經給了曾志允諾,但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落地。
不過戶籍的事情,落地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在區委領導視察工作的第二天上午,區人事局就將正式的文件發了過來。
文件上,人事局要求謫仙居農業和謫仙居旅游,將所有正式員工的身份資料、勞務關系證明等資料整理提交給人事局備案,并提供專人相互對接,以后兩家公司需要給任何已提交資料并且通過確認的員工辦理古城落戶,都可以直接由對接人提請,只要在名額數量之內,就可以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