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如夢似幻的環境對于普通游客來說,充滿了莫大的吸引力和浪漫的情懷。
路過村委會外面的壩子的時候,曾志就看到他那位高祖父村支書正和一群老頭、老太曬太陽、擺龍門陣,這些老頭子老太太們基本上都是曾志的長輩,曾志只得停下跟他們一一打招呼。
對于曾志,老人們自然是相當感激,畢竟這半年多以來,村里的巨大變化都和曾志擁有著莫大的關系。
尤其是曾令旭,作為村里的老支書,對于村子近幾十年來的情況最是清楚不過。可以說,村里過去三十年甚至是過去四十年的變化,都沒有這半年多的變化大。
這幾個月以來,每個家庭的收入在不斷提高,蔬菜基地、蓮藕基地、茶葉基地、果園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的陸續建設,讓每個家庭的青壯勞力每天都有活計。
而曾志把他各項產業所流轉的土地的第一期的承包費用上繳后,村里每一位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都獲得了400塊錢的養老金,加上他們從國家領取的養老金,每個月的收入都在500元以上,足夠他們生活的非常寬裕了,更是讓老人們笑逐顏開。
不知不覺中,曾志在村民、族人心目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如果論到威望,整個村子也就老支書曾令旭能夠壓他一頭罷了。
………………
曾志游蕩在村子里,端著相機不斷從各種角度拍攝照片,待會回去后再精選出來放到官網上。
村子里的秋天除了漫天飛舞的落葉之外,隨處可見的野菊花也是一景。
這些在墻角、水溝邊、路邊頑強生長出來的植物在秋天到來之后,陸續開花,黃色、白色、紫色、粉色……讓人眼花繚亂。
對于村民來說,這種在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隨處可見的野花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對它們也就談不上喜歡或者厭惡。
這些野菊花在村民心中最大的作用也就是偶爾拿來泡泡茶,或者曬干后裝入枕套,變成菊花枕頭罷了。
但是,曾志卻深知這些野花對城里游客的吸引力,今天正打算拍攝一系列的野菊花專題,把村子秋天的另外一種魅力展現出來。
這段時間,曾志和董悅混了不少時間,也從她那里學到了一些專業的攝影知識,諸如什么曝光時間、焦距、定焦、視角等等一大堆。今天倒是可以趁此機會,實踐一下胸中所學,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從村子里開始,只要是有空地的地方,就能夠看到正在盛放的野菊花,甚至在村外的坡地、荒地里,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給曾志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往年秋天極少呆在村子里的曾志,從來沒有想過,村子的野菊花如此之多。
曾志記得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曾經有一首詠物詩叫《不第后賦菊》,里面有一句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描寫長安城菊花盛開的景象的。
現在看來,村子里遍地是菊花,倒也是別有一番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