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陷阱。
蟲群受到重擊,節節后撤。
但蟲群本身的艦隊強度或許不夠,但它們有一個極佳的強大優勢。
那就是數量龐大。
這支蟲群援軍一路打一路后撤,看似潰不成軍,實則,蟲群在星空中的所有艦隊都在向它靠攏,準備反吃掉這股幽靈船。
而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幽靈,更不會有什么幽靈船。
在交戰中,蟲群一點點發現了,這些幽靈船實際是被納米器械控制的——天量的納米級甚至是皮米、飛米級單位構成星空里看不見的“浪潮”,入侵機械戰艦,將敵艦的飛船內外包上一層“納米鍍層”,實現全面反制與控制……
蘇然看到這里,覺得這就像是電子版的孢子生命,然而,從蟲群的記錄中來看,這些納米武器的數量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這種納米武器對于蟲群來說幾乎沒有用,它們無法對蟲群的半生物化戰艦實施入侵,也很難對蟲群的蜂巢式指揮體系造成影響,便只能用已控制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幽靈船追擊蟲群。
這場彼此咬合的追擊戰持續了整整七個月。
在這個過程中,蟲群一直在有意地避開所有文明的交戰區,以免遇到其他更強大的文明,同時悄悄地集結兵力。
終于,蟲群的三股大軍匯合了,想要一口吃掉幽靈船艦隊,然而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03號實驗母巢記載的數據卻一片混亂,那不是丟失或損毀,就是本身是混亂的,中間發生了什么根本沒有記錄,只在一大段的混亂的記錄后,變成了慘敗、大敗的記錄。
這里大敗的記錄也很混亂,但戰損卻很清晰,三支匯合的蟲群艦隊損失慘重超過了七成,幾乎被打的潰不成軍,只能倉皇逃亡,而在記錄中,蟲群做出判斷,認定它們走進了陷阱里。
而支撐蟲群做出它們反而落入了敵人的陷阱的判斷依據就是:這支被納米武器控制的幽靈船的母星,就是比鄰星恒星體系中的某一刻宜居行星。
到了這一刻,局面一下子就清晰起來了,看似是蟲群悄悄集結兵力要反吃掉幽靈船艦隊,但事實上,它們反而走進了人家的陷阱里,比鄰星艦隊有意驅趕,故意讓蟲群大軍匯合于此,好一舉殲滅。
它們在這里被幽靈船和閃光的比鄰星艦隊伏擊,損失慘重,潰不成軍,大量的數據丟失,蟲群一邊向母星發出警告,要母星以斷腕的方式拋棄它們,一邊卻也沒有放棄自我求活的希望,努力逃亡向星空的更遠處。
比鄰星橫亙在后,蟲群不敢逃回新母星,也不敢逃回獵戶座,只能一路飛馳向人馬座懸臂。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蟲群發現了一個意外之喜。
那就是太陽系和太陽系里的地球。
蟲群來到了地球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