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體型、打法等特點,宿主與特雷西-麥克格雷迪2002-2003版匹配度為百分之八十。
因宿主與當時的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均被稱為‘最具天賦’球員,匹配度加成百分之二十。
匹配度已達到百分百,達到完美匹配狀態……”
這匹配度……杜蘭特卡可以一拼!
孫策回憶了一下,麥迪巔峰期的打法,好像還真和他有點像,或者說,之前有媒體將他與安芬尼-哈達威、麥迪放在一起討論這件事,好像也不是那么離譜。
孫策感覺那些媒體簡直不把臉當回事兒,一開始是在ESPN帶領下鼓吹他的“天賦上限論”,現在,完全不管以前說過什么,打臉不打臉什么的一點都不重要,開始將他與當年的兩大超級天才蒂姆-哈達威、麥迪并列,最強天賦之類的名頭都出現了。
而且是“無傷版”、“運氣好版”……
“宿主臨時能力評價S+,
身體素質S+:速度S-,力量A+,核心力量S-級,耐力S,彈跳S,靜態對抗A+,腿部爆發力S(爆發加速、彈速),爆發對抗能力S……
投籃評價S:三分S-,中投S(三秒區右側中距離S,三秒區右側底線中距離S,其余位置S-),上籃S……
技術評價S-:控球S-,傳球A,擋拆后跳投A+,運球后投籃S,急停跳投S-,低位背身技巧A+,高位背身技巧S-、三威脅站姿S,跳步B+,背后運球A,轉身技巧A,交叉步變向A……
臨時技能:天妒(*),干拔之王5級,進勢步5級……”
運球后投籃、急停跳投、三威脅,這是麥迪外圍進攻技術給孫策提升最大的。
倒是麥迪S-級別的三分,這讓孫策感覺怪怪的,也就是能力有那么好,但命中率僅百分之三十八,雖然在那個年頭算很好了,但麥迪的投籃選擇之爛,孫策估計不會比科比好到哪里去。
麥迪的技術……孫策發現麥迪技術沒有想象中的好,或者說,是不如他這般全面,從麥迪那邊的能力評價看,孫策發現麥迪似乎是愛發展建立于他的身體素質之上的技術!
這沒什么不對,有那樣的天賦不利用,跑去加強效果并沒有那么強的技術,那才是腦子有問題。
而且當時的麥迪好像是23歲開始這個賽季,賽季結束后才滿24歲,這年齡,能把更有利于發揮自己身體素質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的技術練到麥迪這種程度,就已經很不錯了。
要說麥迪最讓孫策意外的,是出場時間,場均39分鐘出場時間!
也就是說,麥迪當年能和科比放在一起比拼,是方方面面的,就連出場時間都沒比科比差太多!
并不是孫策覺得現在的頂級巨星比世紀初的頂級巨星差,這不大可能,只是說,那時候要想在可以上手的防守中脫穎而出,比現在要難,那時候能拿頂薪的,都是頂級巨星,而現在,全明星級別都不到的球員,也能拿頂薪了,主要是角色球員有更好的發揮,顯得一個兩個頂級巨星沒有那么大的作用。
孫策把注意力收回來,一邊擰干毛巾擦干一邊看著能力評價分析。
雖然媒體把他和麥迪放在一起比天賦,但從技術來看,麥迪和他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麥迪的技術都是靠身體素質支撐,所以微創手術后下滑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花了好幾年才徹底轉變為角色球員,一群高中生報團取暖才拿到一個冠軍,圓滿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