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格林B,巔峰期……也不是每個球員都能一直進步,作為一個投籃不算特別準的3D鋒線有B級別的實力也不錯了,別的球隊給800萬,我們600留下算是賺了。
鄧英喬……當球隊粘合劑還是可以的,估摸著球隊簽下他真的是為了這個,這么一個經歷過無數挫折的球員,用他豐富的被打擊的經驗來幫助球隊還是挺不錯的……”
集訓的最后一天,孫策看了下13位隊友的能力評價,隊友還是很強,角色球員比起上賽季……除了蘭多夫的離去,勢必會對內線的替補實力造成影響,替補的陣地戰攻防能力都大幅度削弱,但整體替補實力變強了!
不過,新來的球員還好,以前的隊友,進步方面,孫策確實有些遺憾,有的隊友已經到了巔峰期,比如克萊-湯普森和保羅喬治。
不是孫策覺得他們不夠好,克萊-湯普森這種純3D,A+級別的能力評價簡直夸張,保羅-喬治朝著組織前鋒的方向發展到了超巨水平,或許是S級邊緣,剛剛好到S級,但給足球權場均15+5+10+2妥妥的,不是他們不夠好,只是孫策習慣了過去那么多年他們一直在飛速進步,他們到了巔峰期,孫策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
阿爾德里奇年過三旬,運動能力下滑、靠著愈發精湛且全面的技術,保持狀態已經很好了。
可由于球隊已經好久沒有高順位新秀,今年除了戈貝爾,其他人的進步,都沒有前面那些年克萊-湯普森、保羅-喬治、吉米-巴特勒……等等人的進步看起來那么喜人。
當然,孫策不是不滿意,有一個A+級別的純3D,有一個能入選一陣、可以場均8+助攻、投籃范圍廣、反擊能力強的組織前鋒,還有一個阿爾德里奇這種高低位背打聯盟大前鋒里排前三的內線,他很知足。
只是他習慣了看到有隊友連續每年都在進步,現在只剩戈貝爾一個了,多多少少有些遺憾。
主要是對比……
“能力評價S+,
身體素質S-:速度S-,力量A+,核心力量S+級,耐力S-,彈跳B+,靜態對抗A+,腿部爆發力A+(爆發加速、彈速),爆發對抗能力A+……
投籃評價S:三分S(頂弧區域S+,右側邊線S,左側邊線S-),中投S(三秒區右側中距離S+,右側底線中距離S,罰球線區域S,三秒區左側S,左側底線S-),上籃S……
技術評價S:控球S,傳球A,擋拆后跳投S-,運球后投籃S,急停跳投A+,低位背身技巧S-,高位背身技巧S、三威脅站姿B,跳步A,背后運球A,轉身技巧A+,交叉步變向A……”
從拍完戲到現在,算是休息了一個半月后,孫策重新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訓練、加上奧運會2打5的鍛煉,他孫某人的進步比預計的要明顯很多!
之前休息的時候,他好好的計劃了回歸國家隊后要怎么訓練、訓練營之前要怎么訓練、訓練營之后要怎么強化自己的技術……重點是把之前和那些大佬們學到的東西好好的鞏固一下,朝著適合自己的方向好好的調整,沒有去學新的東西……事實證明了他休息期間的目標是正確的,三分、中投、高位背打技術、運球后投籃和擋拆后投籃、跳步……這幾個方面進步明顯!
就連三威脅站姿,都靠著總決賽兩次使用喬丹卡體驗了算得上準頂尖級別的三威脅、以及以往用其他三威脅高手的球星體驗卡留下來的印象,仔細琢磨了一下,明顯有了進步,雖然好像他孫某人確實沒太多這方面的天賦,但至少不會三威脅的時候自己都覺得傻,偶爾可以用一用了。
相比他孫某人,除了三年級過后的這個夏天進步飛速的戈貝爾,還有1年級到2年級進步算很快的小南斯,隊內其他人,都沒有什么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