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身為雕版印刷的發明人,自然要表述一番自己的發明經過。
“其實,這種技術的靈感,來源于印鑒。嗯,家父就是這么說的。”
“……”鄭氏三兄弟,陳泰四人一臉莫得感情地樣子看著楊謙的表演。
“家父還說……印鑒雕刻好之后,便能夠重復使用,所蓋出來的字跡很是分明。
家父就想著,為何不干脆將一頁書雕刻下來,然后,再以涮上墨汁,拓印于紙張之上。”
鄭善愿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
“有筆墨紙硯以來,天下無數文人智士,都希望能夠有一種辦法。
能夠更便捷的將他們的著作傳抄天下。”
“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卻都只能無功而返,唯有像賢弟……
的父親這等,博學廣聞,觸類旁通之才俊,才能夠做得到啊。”
楊謙很是謙虛地一笑,擺了擺手道。
“其實這雕板印刷術,也不過如此而已。
只是過去的人們,所思所想,皆在人,而不在器物。”
“人乃萬物之靈長,秉承天地之靈性而生,我等與禽獸最大的不同。
便是我們不但是知廉恥識禮義,更因為我們懂得利用世間萬物,唯我們所用。”
總算是沒聽到楊謙繼續用他爹來擋刀,鄭氏兄弟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
不然夸人都得很小心翼翼,心真特么累。
鄭元琮一臉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嘆服道。
“賢弟所言,實乃至理也。”
若是這位楊賢弟早生千載,怕也是一位百家之長,圣賢之尊。
楊謙并不清楚,自己已經在鄭元琮的心里邊已經能夠與諸子百家之時的墨家創始人相媲美。
#####
“楊賢弟,我們弟兄方才商議了下,覺得這雕板印刷術的出現,實乃我大隋之吉兆。
所以,此物應當早早獻上,只是現如今已近仲秋,怕是已然趕不及了。
不過沒關系,距離九九重陽佳節尚有一段時間,我們便爭取在重陽節時獻予陛下。”
看著圍著雕板印刷設備兩眼放光的鄭氏兄弟。
還有站在自己跟前,興奮得都有些忘乎所以的鄭元珣。
楊謙無奈地笑道。“既然三位鄭兄都這般想法,自然是沒問題。”
“不過,我們要印些什么進獻陛下,才能夠讓陛下愉悅?”
鄭善愿覺得四書五經比較好,鄭元琮則覺得,大隋開國以來。
兩代天子都很尊佛禮佛,要干就印上一些佛經。
弟兄二人爭執不下,鄭元珣這位老四沒啥發言權,只能在一旁哼哼哈哈瞎附合。
陳泰也是一臉懵逼,畢竟皇帝陛下喜歡什么,雙方的層次差別太大,他真不知道。
“聽我的,就四書五經,我大隋立朝以來,就開辦了科舉。
印刷四書五經,昌盛學術,這必然能夠讓陛下愉悅。”
“不不不,小弟還是覺得印佛經比較好,前些日子,陛下還特地下旨命揚州造慧日道場。
所以,印上數千卷佛經獻予陛下,陛下難道能不龍顏大悅?”
弟兄二人都已經爭得面紅耳赤,這個時候,一旁的鄭元珣伸手拍了拍兩位兄臺,然后指了指對面。
一干人等這才注意到,楊謙此刻臉色有些發黑,目光呆滯,手捂心口,一副要惡疾發作的模樣。
PS:感謝書友楓葉(丁丁)的打賞支持,每一張推薦票,每一個收藏,每一次打賞,都代表著你們對作者辛苦努力的肯定,感謝,摸摸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