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覺得一個名字,既要起得響亮,還要占據大義的話。怕是非‘靖難’二字不可。”
“???”楊謙一臉懵逼地看著李淵,整個人都不好了。
明明這個詞是我準備要發明創造的好不好,丈人大佬你居然搶了我的發明權。
這個時候,李靖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滿臉喜色頷首道。
“靖者有平定之意,靖難軍,平定天下諸多危難,以復盛世之軍伍。妙哉,實在是妙哉……”
杜如晦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附合道。
“唐公實在是起了一個好名字,靖難軍,陛下為宇文氏兄弟所害,此亦為天下之大難,如今,天下紛亂,烽煙四起,此為百姓之大難。”
“我軍立志為天下靖難,以光復升平之世。好!”
看到這幫子心腹文武一個二個現如今對這個名字好評如潮,楊謙實在是惆悵到了極點。
特么的,明明是我一開始就想要說的好吧?
看到了那一雙雙投來的目光,等待自己作決斷,楊謙只能勉強地一笑。
“丈人高見,與小婿可謂英雄所謂略同也。方才小婿就想提議‘靖難’。”
“呵呵……對對,大帥英明神武,這等妙詞,你定然能夠想得到。”
長孫無忌呵呵了兩聲,看到楊謙橫過來的,充滿了殺氣的目光,趕緊及時馬屁拍上。
靖難軍,平定天下諸多危難,以解天下黎民之疾苦,故爾即日起,不論是江都軍,還是淮北軍,又或者是河北、山東、以及李淵麾下的河南軍。
一律皆統一稱之為靖難軍,如今固守于洛口倉城的楊謙所統率的本部,稱為靖難軍中原部隊。
而在江南諸郡匯集的江都軍,則改稱為靖難軍江南部隊。
#####
秦瓊在收到了楊廣身殞的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就開始集中散布于江南諸軍的兵力。
等到虞世基以及來大將軍的家眷抵達吳郡之時,秦瓊麾下的兵力已匯集了四萬之眾。
秦瓊直接揮師北上,一部份兵力趕到江都郡位于長江南岸的延陵駐扎。
而他則率主力,直接從吳郡渡過長江,大破前來襲取寧海縣城的叛軍,匯合了駐守在寧海縣的三千兵馬。
在這個時候,原本滯留于江陽城的叛軍,在宇文化及等人打著還長安的名義,開始北撤。
留下了陳棱為江都郡守,扔給他數千老弱殘兵。而宇文化及則挾持著新天子楊浩,以及皇太后蕭氏等人徑直北上。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秦瓊率軍一路疾行,趕到了江陽城下。
得見秦瓊軍威鼎盛,再加上陳棱本身亦不齒宇文氏作為,徑直就打開江陽城門請降。
之后,秦瓊從陳棱那里得知了楊廣薄葬之地,趕緊去信與楊謙知曉。
便集眾縞素,以靖難軍的名義為楊廣發喪,備儀衛,改葬于吳公臺下。
并在楊廣靈前誓師,靖難軍定要將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一干參與其中叛亂的賊子誅殺,以爾等之頭顱幾點陛下的在天之靈。
而所有的靖難軍將士,都會集體在左臂上扎著一條白紗,表達他們要替陛下報仇雪恨,光復盛世太平的決心和意志。
就在此時,楊謙卻見到了一個預料之中,卻又有些預料不到的親戚,大表哥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