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活躍成員們這時候才把目光從秦川的人氣轉移到具體作品上面來。
他們沒人看過《嫌疑人X的獻身》任何一段文字,就連開卷出版公司的編輯們都才剛剛拿到文稿,這會兒根本沒有人冒泡。
“對,這就跟很多網絡一樣,換湯不換藥。明面上面形式有所創新,但其實內容核心跟以往沒有不同。可表現在讀者們面前就非常獨特新穎,不跟外面那群妖艷賤貨一樣。”
“是啊,我一開始也很好奇秦川這個故事要怎么講,懸疑點在哪里,如何調動觀眾胃口等等。結果轉念一想,自己怎么在不知不覺的時候掉進了秦川編織出來的網里,這貨著實厲害,作案手法成為了本書最大的疑點。我都想買一本來看看,不看明白的話真是不甘心!”
“你們別忘了,秦川是靠玩弄情感起家的。情感是秦川中的一大利器,說不定這本書也能跟其余作品區分開來。”
“很多人寫推理就像是理科生在做數學解答題一樣,典型的按照公式逐一推導,顯得格式化、冷冰冰的。秦川寫角色的感情很有一手,不管這本書虐不虐,都能期待。”
“我倒是隱隱約約猜到了秦川想怎么寫。跟大部分猜兇手是誰的不同,他這本是讓讀者們猜主角石神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來創造不在場證明,借此來幫助暗戀的人創造不在場證明的。”
“你們有沒有覺得秦川這本書好像有點符合所謂的期望式懸念?”這位編輯是兼職影評人,“他的這種寫法就跟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提出來的點子有點像。”
通俗的話來講,懸念設置有兩個類型,一個是突發式懸念,另外一個就是期望式。
兩個人走進一間屋子,坐下來談話時,桌子底下的炸彈突然爆炸了!
這個過程提供了讀者、觀眾們驚奇,就叫突發式。
而換一個角度,在走進屋子前,讀者們首先看到一個兇手進屋子將炸彈藏在桌子底下,緊接著兩個人走進屋子卻沒有發現炸彈,仍然坐下來談話。
那么這個過程就會非常吸引讀者注意,他們會擔憂這兩人,會害怕炸彈的爆炸。
顯然,后者的懸念設置更加高級一些。
一開始就把潛在的危險告訴了讀者們,讓讀者對下一秒發生的事情提心吊膽。
從《嫌疑人X》的預售簡介上面來看,恰恰真就符合希區柯克提出來的這個理論!
一開始就把整個事情細枝末節的真相告訴讀者,讀者們就一直擔心石鴻什么時候暴露,擔心警cha、偵探會找出真相等等。
在不少編輯看來,主角既然是一個百年不遇的數學天才,想必應該是個高智商、冷酷、優雅的社會精英,有種斯文敗類的感覺。
要是未來看到的話,真的會是大跌眼鏡!
“連我們這群老家伙都抵擋不住吸引,更何況其余人。”
“是啊,我就準備年中大促的時候買幾本書,把書都已經添加到購物車里面。”
“你們還有什么好書推薦,我過些天也買點書看看!”
編輯們同樣是蕓蕓眾生,明明網上書店搞大促銷會便宜一些,誰也不愿意花冤枉錢去線下書店買。
工資有限,能節約點就節約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