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很多人可能都不會做菜,但一道菜好不好吃,大家嘗一嘗,都有發言權。
三少就覺得剛剛這一集的質量,超乎他的想象。
和他印象中的傳統電視劇風格很不一樣,劇情推進很快,沒有國產電視劇那種磨磨唧唧的感覺。
這劇的畫質很高,全程高清。
演員的表演……雖然沒有多少出彩之處,卻也沒有勸退觀眾的那種效果,《亡靈遺愿》這本書之前上架的時候,將起點上架訂閱紀錄提升一倍多,出于好奇,他是看過那本書的。
而剛剛……在看這第一集的時候,明明是電視劇,他卻感覺仿佛在看《亡靈遺愿》的原著。
這就給了他耳目一新的感覺。
網文自誕生之日起,為什么能發展那么快?讓那么多讀者入坑之后,欲罷不能,再也戒不掉?
這跟網文的風格有很多關系。
不同于傳統,也不同于傳統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敘事風格,很多網文的文筆甚至可以說很一般,用“爛”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網文普遍的內核,卻讓很多讀者能忍受作者稚嫩的文筆。
而網文普遍的內核是什么?
三少覺得是“爽”。
他寫網文這么些年,各種風格的網文都見過,確實有少部分網文爽得不明顯,或者說根本就不爽。
但那代表不了主流的網文。
主流的網文風格就一個核心——“爽”。
不同的只是,因為作者水平的不同,大家作品的爽感程度不同,有人爽得很直白,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尷尬。
而有人能爽得比較清新脫俗,自然而然,令人賞心悅目。
人生很苦,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能在生活中,多發現一些令自己開心、讓自己爽的事。
而網文……從誕生之初,就以這個為核心,為讀者們送上“爽”的精神食糧。
這是很難得的。
遍觀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哪段時期,誕生過這么純粹讓讀者爽的作品流派。
在網文之前,所有文學創作者,更注重的是通過作品來表達自我,就像某教主說的那句名言: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以前的文學創作者,多數就是這種創作心態,他們可能會偶爾考慮一下讀者想看什么,但更多時候想的是——我有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傳達給讀者。
直到網文的誕生。
網文從誕生之初,這個行業的作者就開始有意識地迎合讀者的口味,寫讀者愛看的題材、愛看的劇情。
而網文之所以能具備這個特質……
這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可以寫好一章就發到網上,然后讓所有讀者提意見,作者再根據讀者的意見,去考慮下一章怎么寫,甚至之后的很多章怎么寫。
這個特質,以前的傳統文學、電影、電視劇都是不具備的。
因為傳統文學、電影和電視劇,都是作品完成之后,再發表,等讀者和觀眾看到的時候,作品已經完成了。
讀者和觀眾可以提意見,但無論他們提怎樣的意見,作品已經定型了,不再有變化。
久而久之,網文的風格就越來越符合讀者的口味,越來越爽。
這種不是正在爽,就是正在準備爽的風格,是明顯區別于傳統文學和影視劇的。
而三少……剛剛卻在《亡靈遺愿》第一集里,感受到網文那種特有的風格。
所以他很驚訝。
同時也好奇是只有這第一集有這樣的質量?還是整部劇都有這樣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