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了一些隱喻在其中。
屋外的大風呼嘯,預示著男主角平靜的生活已經迎來風雨,而熟睡的兒子嘴角那抹開心的笑容,和他自己臉上的愁悶,一個象征著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另一個象征著男主角目前的困境。
除此之外,孫全覺得應該還有一層隱喻:男主角黃山能否承擔起生活的重擔,保住兒子臉上的笑容,讓兒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只看了這么一個開頭,孫全就覺得找大禹來幫忙改編劇本,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大禹勾勒出的劇情,顯然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劇。
而他孫全寫的《這個奶爸不一般》,寫法上,并不適合直接改編成電視劇。
……
當孫全看完大禹發給他的整篇提綱,他嘴角早已噙著一抹滿意的笑容。
大禹的劇情架構能力,果然是一等一的水準。
他沒動原著的大劇情,更像是給《這個奶爸不一般》潤色了一下,添加了一些細節,將原著中一些心理描寫,轉化成人物的具體行為和臺詞,并且……不尬。
孫全覺得“不尬”這一點很難得。
他以前看過不少電視劇,經常被劇中的一些臺詞雷得外焦里嫩。
比如:“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她失去的可是愛情啊!”
點燃一支雪茄,孫全給大禹發了一個抖動窗口。
未久,不見大橋。
只見大禹回復:“你總算上線了,怎么樣?我給你發過去的提綱,你看了沒?”
孫全回復:“剛看完。”
隨即,又發了一個豎大拇指的表情圖過去。
對大禹寫的這份提綱,孫全確實覺得很贊。
大禹回復一個笑臉,跟著又回復:“全看完了?”
孫全:“嗯,全看完了。”
大禹:“就沒什么意見嗎?有意見你直說啊!別等我把劇本寫好了,你再跟我說意見,現在還只是提綱,你有什么意見直說,我好修改。”
意見,孫全當然有一些。
大禹那份提綱,孫全雖然覺得很贊,但那指的是整體上給他的感覺。
至于細節部分,他肯定是有一些意見的。
都是寫故事的人,挑刺,他們都擅長。
接下來兩個多小時,孫全就在QQ上和大禹交流那份提綱的一些細節,互相探討,尤其是提綱的后半部分。
因為《這個奶爸不一般》目前還在連載,孫全的存稿雖然很多,但畢竟整個故事沒有全部寫出來,給大禹的大綱,終究也只是大綱。
所以,大禹根據他這本書后面的大綱寫出來的提綱,有些部分必然是和孫全的想法有出入的。
大禹很有耐心,兩人交流得很忘我,等聊完的時候,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