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該多向身邊的史蒂夫-納什學習,那是一個已經成功的模版。”查爾斯-巴克利道:“如果他妄想開創出另外一條成功的路徑,很可能會誤入歧途。”
查爾斯-巴克利仿佛循循善誘的老師,實際上骨子里露出的還是他對大量三分投籃的不屑。
肯尼-史密斯說道:“克萊-湯普森的4粒三分球,加上斯蒂芬-庫里的2粒三分、安德烈-伊戈達拉的1粒三分,總共7粒三分球才幫助金州勇士在第三節打出了11分的領先優勢。”
查爾斯-巴克利道:“金州勇士投的是機會球,是建立在籃下大衛-李和安德魯-博古特的威脅和牽制之下,是建立在安德烈-伊戈達拉的全場放火的掃蕩防守之下。”
“而洛杉磯湖人呢?他們把所有的寶都壓在三分線上,他們唯一能對禁區造成殺傷的是余歡,而余歡的突破威脅還是建立在他三分線外手感不錯的基礎上才有的。當他第三節三分球4中0的時候,你看他的突分還打的出來嗎?”
“余歡就應該老老實實跟保羅-加索爾打擋拆,慢慢的磨陣地。當他們擁有一個阿瑪雷-斯塔德邁爾式的內線球員時,他們才可以考慮打快。”
查爾斯-巴克利話里話外透露著他對余歡的不屑,他不屑余歡成為狀元秀,也不屑余歡選擇的比賽方式。查爾斯-巴克利是1984年前后進入NBA的那一批璀璨耀眼的球星中,出身最為苦難的——因為早產他輸了半年血,父親又將他和母親拋棄,靠著外婆接濟長大。
查爾斯-巴克利成長的年代也是美國種族歧視斗爭最慘烈的年代,他對不同膚色的人有著發自內心的歧視,從小的苦難和成長經歷又讓他有著旁人難以想象的偏執。
若非偏執,查爾斯-巴克利不會以198公分的身高殺入NBA,并且在那個偉大中鋒層出的年代,在籃下和肌肉之中博殺出自己的赫赫威名。當然若非偏執,他也不會固執的認為大姚難以立足NBA。大姚給過他一記響亮的眼光后,他心中固有偏見的名單劃去了“中國大個”,但“中國后衛”還在他的名單之上。
余歡現在就很憤怒,如果余歡聽到了查爾斯-巴克利的解說,他會更加憤怒。那可能不叫歧視,叫固有偏見,然而那也是余歡無法接受的。
余歡第三節打了8分鐘,他在節間休息是跟邁克-德安東尼申請第四節直接出戰。
邁克-德安東尼略一猶豫,選擇了同意。跟隨余歡一同上場的還有保羅-加索爾,第四節一開始金州勇士應該會讓德拉蒙德-格林出場,邁克-德安東尼告訴保羅-加索爾要在德拉蒙德-格林身上取分。
末節比賽,一開始,余歡數次跟保羅-加索爾擋拆成功,余歡利用騎馬射箭掠下4分,保羅-加索爾也是連得6分。
洛杉磯湖人前五個回合的進攻彈無虛發,查爾斯-巴克利對余歡這樣的打法表示滿意,“他就應該這么打。”
查爾斯-巴克利不僅僅有著對中國后衛的固有偏見,還有著一種要維護籃球傳統哲學的責任。
然而隨著洛杉磯湖人將分差縮小,金州勇士主力陣容回歸,余歡又開始了他在查爾斯-巴克利看起來離經叛道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