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歡沒有強行攻擊,他在弧頂前控球,他索性把節奏控制住,準備打一次陣地進攻。
余歡要了保羅-加索爾的擋拆,余歡突破,另一邊的科比-布萊恩特已經在底角準備要位了。
科比-布萊恩特要適應一下自己的腳踝,但余歡也不一定就會把球給他打。
選擇最穩妥的,是余歡跟科比-布萊恩特的共識。
因為這場比賽就連余歡和科比-布萊恩特都緊張,其他的球員就更緊張了。在緊張的情緒籠罩之下,球隊就很難掀起華麗的進攻狂潮。
而且他們一同認為,只要他們把球打進,裁判總不能把球再吹出來。
所以,穩妥的,緩慢的成為了湖人這場比賽開局的主題。
余歡把球給保羅-加索爾,余歡把球交出去,這樣的節奏就已經更像是勇士隊的那種傳切了。
其實賽前湖人隊的安排,并沒有往傳切的思路上走。但是他們決定慢下來,余歡跟保羅-加索爾之間的連線一打,再加上科比-布萊恩特的走位,自然就像傳切的戰術體系和打法了。
這種打法是很有效率,很穩妥的一種比賽方式。
保羅-加索爾塞球給科比-布萊恩特,科比-布萊恩特要位單打,他也沒出手,球最后是交到了特雷沃-阿里扎的手上。
特雷沃-阿里扎出手跳投,球進。
沒有跳球后的快攻,但湖人依然打成了開局進攻。
易邊再戰,勒布朗-詹姆斯突破推到了特雷沃-阿里扎,裁判絲毫沒有反應。
就在余歡下意識的認為,這場比賽裁判的吹罰尺度很大的時候,裁判給了他一個進攻犯規。
科比-布萊恩特馬上跑過來把余歡抱住,他道:“別沖動,別沖動。”
事實上,如果余歡沖動的話,裁判很可能直接吹他技術犯規的。
科比-布萊恩特試圖提醒余歡,這場比賽聯盟的想法是讓騎士隊贏的。
畢竟這個聯盟其實是董事會控制的,而董事會是三十個老板組成的。
克利夫蘭這個小的一座城市,很多人聽到這座城市的時候都會鬧笑話。因為有一個出生于新澤西的“克利夫蘭”太有名了,所以大家都以為這就是一個人名而已。
這個最出名的人,其實也“無名”。
格羅弗-克利夫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屆任期不相連的總統。也被稱為“無名”總統。
他因為“無名”而有名。
但這好像就是克利夫蘭這個名字的詛咒,這個名字注定無名。
而能堅守在克利夫蘭這座城市,騎士隊的老板屬于吃虧的那一派人。
反而是湖人隊這樣的球隊,他們的老板才是占便宜的。
在有些事情上,小城市球會的老板反而是更有話語權的。
聯盟得是一個整體,那些大城市的老板才賺錢。
騎士隊就想贏一場球,自然很多人選擇滿足他們。
為了讓騎士隊的老板滿意,這場比賽NBA官方肯定會做出一些非常的手段。
余歡從來不是一個沖動的人,他忍下來。而科比-布萊恩特則開始提醒隊友,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動作。
隨后,騎士隊就領先了。勒布朗-詹姆斯再攻入一球,4比2。
勒布朗-詹姆斯說:“這絕不會是騎士隊本場比賽唯一領先的回合。”
上一場比賽過后,余歡說的那句,“這是騎士隊唯一領先的回合”火了。
所以這次勒布朗-詹姆斯有此回應,余歡告訴他,“這就是你們唯一領先的回合。”
清清道:“你這不是明擺著要被打臉嗎?”
余歡道:“或許吧!但如果能讓我有更高的動力,那我也愿意被打臉。”
為了贏下這場比賽,無論是余歡還是科比-布萊恩特,他們都愿意付出以前所不愿付出的東西。
余歡果然是被打臉了,湖人隊球沒打進。騎士隊的防守動作,明顯偏大,但是裁判根本不予理會。
還好湖人隊在比賽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否則他們此時的心態肯定爆炸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