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決定要拉攏樂毅,但沙丘宮變畢竟是關系到了許多人的生死,更是關系到趙何乃至趙國未來的前途,趙何不可能僅僅憑借著樂毅歷史上的名頭就直接無條件的信任樂毅,對樂毅推心置腹。
必須要有個面試。
趙何決定開門見山:“我聽說,樂氏一族在中山之中也是個大族,卻為何選擇站在了趙國這一邊?”
這句話說出來,下首的樂乘臉色微變。
聽起來有些刺耳,似乎是在諷刺樂氏一樣。
樂毅倒是沒有什么表情變化,十分誠懇的對著趙何道:“樂氏一族的先祖乃是當年魏國大將樂羊。魏滅中山,樂氏一族奉命輔助公子魏擊、魏摯鎮守中山郡。后中山復國,我樂氏不得已為中山之臣。
然中山王族對樂氏并不信任,素來多方打壓,到了這一代,竟是連個大夫爵位都不肯授予。若非如此,樂氏又何須反出中山國,擔這不忠之臣的罵名?”
趙何微微點頭,道:“原來如此,那中山王族有眼無珠,國中空有才士而不能用之,也難怪會被主父三戰而滅了。”
趙何并不擔心樂毅會騙自己,畢竟事情的真相如何,只要再多找幾個了解中山國的人來問問就知道了。
樂毅笑道:“公子若是如此覺得,那便再好不過了。樂氏投趙,并非是懷著什么二心,只不過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讓我樂氏族人可以一展拳腳之所,當今趙國主父雄才大略,大王亦是年輕有為,如此之國,才是我樂氏希望效忠之地也。”
趙何臉色微微一動,心中隱約有股暗爽。
瞧瞧,人家樂毅這種名人,都夸寡人年輕有為呢。
趙何咳嗽一聲,道:“我雖在邯鄲,但素來也常常聽說樂毅將軍之名。敢問將軍,對于如今諸侯之間的形勢是如何看法?”
樂毅沉默片刻,道:“如此大事,可不是樂毅區區一個降臣可隨意置喙的。”
趙何笑道:“此地不過三人,出自你口,入我耳中,難道樂毅將軍還怕禍從口出不成?”
坐在下手的樂乘又有點想吐槽了,你這少年莫名其妙的跑過來這里,莫名其妙的和伯兄扯這些東西,我看你就很像那種會帶來災禍的人啊。
樂毅看了趙何一眼,眼神之中大有含義:“公子真的想聽?”
趙何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將軍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樂毅不再猶豫,開口了:“當今天下,雖有七大戰國,然而魏國業已中衰,韓國不足為慮,燕國僻居邊陲而不思進取,能成霸業者,唯有齊、趙、秦、楚四國耳。”
一開口,這指點江山的氣勢就出來了。
趙何點頭,問道:“那么以樂毅將軍之見,這四國之中,又有何國可成就霸業呢?”
樂毅笑道:“公子勿要著急,且容樂毅一一道來。首先,說說齊國。
齊國,東方大國也。齊威王破魏國于桂陵、馬陵,使魏國霸業衰落,徐州相王,魏惠王不得不朝見齊威王,齊國由此稱霸于世,諸侯莫敢不服。
威王之后乃齊宣王,齊宣王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學說,稷下學宮之中人才濟濟盡為宣王所用,齊國北面破燕,西懾三晉,南壓強楚,持續稱霸于世。
宣王之后,便是當今齊王田地。齊王地素來野心勃勃,又有孟嘗君這般名臣為相。孟嘗君相齊,伐楚九歲,攻秦三年,有大將匡章破楚于垂沙一役,更聯合魏韓奪秦函谷關而入關中,天下震驚。
齊有近千年之底蘊,今歷經三代而奮起,正是如日中天之時,稱為當世第一強國毫不為過。且齊趙乃是近鄰,齊國將來定成趙國之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