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大殿之中,會議還在繼續。
主父道:“實話說,韓魏如此慘敗,的確是出乎了寡父的意料之外。既然秦軍如此之強,大趙接下來的策略需要改變一下。”
趙國重臣連連點頭。
一開始,以為秦國是劣勢方,就沒當回事。
可現在,秦國人以少勝多,反而把韓魏聯軍吊起來打,那又是另一種局面了。
做什么決定,都是要從實際出發的。
肥義沉吟半晌,道:“如今問題的關鍵其實就在于,韓魏究竟還有多少兵馬可以抵擋秦軍,而秦軍又剩下多少兵馬可以繼續進攻韓魏!”
戰報上雖然寫了斬首無算這四個字,但雙方具體的戰損卻是沒有寫出來。
畢竟趙國的探子們也不是神仙,涉及到幾十萬人的大型戰爭,哪里是幾個探子就能夠完全搞清楚的?
于是,眾人期待的目光就又落到了趙何的身上。
趙何準確的預測了伊闕之戰的過程,這個時候自然就成為了大家的希望。
主父道:“王兒,你覺得呢?”
趙何有些猶豫。
史書上說,白起斬首二十四萬。
從現在的情報來看,韓魏聯軍的數量應該正好是這個數,就算有所出入,最多也不超過三十萬。
按照二十四萬的斬首數而言,可以說是全軍覆沒了。
非常夸張啊……
趙何眨了眨眼睛,道:“主父,若是兒所料不假,韓魏聯軍死傷數目,應當在十五萬人以上!”
為了保險,還是打個折扣。
但即便是這個折扣,在場的趙國大臣們也忍不住發出一陣驚訝之聲。
一戰殲滅十五萬人?即便是如今各國參展規模動輒十萬大軍起步的現在,也是非常少見的。
趙何又道:“秦軍雖然得勝,但是想要迅速攻破魏軍的營地,不付出大量死傷是不可能的。兒認為,秦軍這一戰的死傷也至少超過了五萬人,可能還會更多一些。”
“五萬?”趙國幾名將軍也是聞之動容。
考慮到秦軍的數量,這個傷亡數字也是讓人非常吃驚的。
超過三成!
在這個時代,兩成的戰損就足以讓一支軍隊潰敗了,普通的軍隊甚至只需要一成左右。
超過三成的戰損卻依舊能夠取勝,一方面體現了秦人士兵的頑強,另外一方面也足以證明秦國領兵大將白起確實是治軍有方。
對于趙何的判斷,這一次沒有人提出質疑。
大家已經開始慢慢習慣接受這位少年大王所表現出來的才能。
主父微微皺眉,道:“若是以此來算的話,韓魏兩國基本上是喪失了保衛都城以外其他地方的能力了。”
韓國,七大戰國之中可能是最弱的一個國家。
魏國,幾十年前的霸主,但被齊國崛起之后又被楚、秦連番打壓,如今也是跟韓國難兄難弟了。
所以,伊闕之戰一打完,韓魏兩國的家底也就賠得差不多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