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極具勇氣的體現。
想到這里,原本心中對樂毅有些不服氣的將軍,觀感也變好了不少。
三日之后,秦趙兩軍在固陽城北方三十里地的一片開闊草原相遇,各自扎下大營。
魏冉登上大營之中的瞭望臺,朝著北方的趙軍營地望去。
目之所及,紅旗招展,營帳排列嚴整,錯落有序。
魏冉輕輕的哼了一聲,道:“這個樂毅,看來確實還是有幾分本事。”
司馬錯瞇著眼睛,淡淡說道:“樂毅,有名將之姿!以此布營而觀之,穰侯上次敗給樂毅,確實不冤!”
魏冉突然覺得,自己帶司馬錯出來,完全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這老東西,嘴巴是真的扎人!
魏冉冷笑一聲,道:“司馬將軍,若是你為主將,應當如何對付樂毅?”
司馬錯平靜道:“奇謀,可一可二,但不可長久。善出奇謀者,往往不善正面相抗。故此,只需想辦法和樂毅正面作戰,老夫當可勝之!”
司馬錯的話語之中,充滿自信。這份自信并不是狂妄,而是來自于司馬錯過去輝煌戰績的底氣!
魏冉臉色微微一動,品出一些味道。
司馬錯,這其實也是在諷刺魏冉起用的白起。
白起在伊闕之戰中,用的可不就是標準的奇謀么?
魏冉撇了撇嘴,沒有再說話。
用奇謀咋了,能贏就行!
戰績好了不起啊,還不是得給本侯乖乖的當副將?
說歸說,魏冉還是相當小心的。
在雙方各自扎營之后,魏冉并沒有立刻選擇出戰,而是用了好幾天的時間,進行了一番準備。
在這幾天之中,魏冉將周圍的地形地貌摸得清清楚楚,又通過多次雙方在野外斥候的小規模戰斗進行了一番試探。
終于,魏冉覺得,穩了。
趙軍并沒有表現出特別讓魏冉驚訝的素質,簡單的說,趙軍還是那個趙軍。
于是,魏冉不再猶豫,派人前往趙軍大營,下了戰書。
下戰書是春秋時代以及更早之前的風俗,戰國時代其實很少有人這么做了。
魏冉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覺得這樣會讓他的復仇之戰顯得很正式!
樂毅的回信很快送到。
“戰!”
翌日清晨。
兩座大營的營門幾乎是同時開啟,無數兩軍士兵浩浩蕩蕩的從營門之中列隊而出,在大營之外的草原上排開陣型。
秦軍猶如黑色的潮水,無數黑旗招展,軍容嚴整。
趙軍則似紅色的波濤,無數紅旗飄揚,氣勢驚人。
魏冉站在戰車之上,注視著正前方數里之外的趙軍帥旗。
雖然看不到,但魏冉知道,樂毅一定就在那桿帥旗之下。
司馬錯就在魏冉身邊,此刻這名老將軍突然道:“聽說這樂毅乃是被趙國大王突然提拔起來的,之前尚未有過單獨領兵經驗。穰侯這一次可要小心謹慎,莫要被這樂毅占了便宜才是。”
魏冉嗤笑一聲,道:“奇謀不可長久,這難道不是司馬將軍說的話嗎?趙王今年不過十七,縱然真有賢名,本侯也不信他隨隨便便提拔一個人上來,就能夠連勝本侯兩陣!來人啊,傳令下去,擊鼓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