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蒲阪。
蒲阪是連接秦國河西與魏國河東郡之間的重要渡口。
黃河從這里自北向南而過,因此這條大河以東就被稱為河東,以西則被稱為河西(魏國稱西河郡)。
自從三家分晉以來,秦魏兩國圍繞著這兩處地區,展開了長達百余年的爭奪。
一開始,魏國占據上風,一度完全占據了河東河西,將秦國壓迫得幾乎無法喘息。
然而自從商鞅變法之后,秦國國力飛速趕上,魏國則被齊威王帶著田忌孫臏一干良將打得霸業中衰成為二流國家,兩國攻守之勢逆轉。
到了秦王嬴稷的父親秦惠文王之時,秦國取回河西。
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秦國已經開始攻入河東郡之中。
而魏國在伊闕之戰的大敗后,看上去似乎連招架之功都要失去了。
秦國左庶長白起站在蒲阪渡口上的一輛戰車上,面無表情看著一隊隊的秦軍士兵上船,然后船只悠悠的離開東岸的蒲阪渡口,朝著西岸的秦國土地而去。
奉秦王嬴稷的命令,剛剛攻克了河東大小十八座城邑的白起不得不從河東撤軍,回到河西之中。
河水滔滔,白起的心情也如同這滔滔河水,不停起伏。
前功盡棄啊。
“穰侯……”
白起搖了搖頭。
白起對魏冉,心情比較復雜。
魏冉,是一手提拔了白起的伯樂。
但,白起撤軍,就是魏冉上郡之敗所累!
若不是魏冉,白起此刻恐怕已經拿下安邑,鯨吞大半個河東了。
到那時,秦國大良造就在向白起招手了!
可惜,這一退,原本穩穩到手的大良造,飛了。
白起長出一口氣,尖銳的下巴微微動了一下,面無表情的開口了。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三天之內,必須全軍渡過河水!”
白起命令一下,秦軍將士們的速度頓時都加快幾分,尤其是經常接觸白起的將軍們,更是無比的賣力,來往呼喝奔走。
不完成左庶長的任務,是真的會死人的。
……
衙邑。
這里,是秦國河西地最北部的城池,從此地出發,往東大約兩天的距離可以抵達夏陽(原魏國少梁城),往東南大約三天半的時間,可以抵達蒲阪渡口的西岸。
趙國郎中令,本次伐秦之戰的主將樂毅,就在這里召集了趙國眾將,宣布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
“二三子,明日全軍拔營,北撤!”
此言一出,趙軍眾將臉色頓時為之一變,不少人臉上明顯有些不服。
“將軍,為何北撤?好不容易才打敗魏冉……”
有人提出了疑問,并且得到不少人的贊同。
樂毅目光冷峻,沉聲道:“因為,秦國左庶長白起率領十五萬兵馬,已經西撤回到河西地了,若是我軍繼續南下,便要和白起作戰!我軍不過區區七萬兵馬,爾等,真的有信心和白起的十五萬秦軍作戰,并且戰而勝之嗎?”
下一刻,大堂之中趙國眾將齊聲呼喝:“有!”
樂毅:“……”
樂毅咳嗽一聲,正色道:“這信心,本將軍自然也是有的,可是……這是邯鄲的命令!爾等,難道想要本將軍抗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