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王欲伐宋,而大秦欲伐楚。則大王可得宋國,大秦可得楚方城、南陽之地。其后,秦齊可聯合伐趙,則大秦可得趙上郡、義渠,大王可得趙國河間、巨鹿之地。再其后,大秦伐魏,可得河東之地,而大王伐燕,可得易水之地。如此再三,則三晉殘破,楚國不興。到那時,秦齊即便是百次稱帝,亦無憂矣!”
韓珉成功說動了齊王,兩國再度重申了之前定下的盟約。
在韓珉出使完畢之后,齊國大將觸子接受了齊王的命令,第三次率軍討伐宋國。
這一次,燕國沒有再派兵隨同齊國伐宋。
秦國也開始在國境東部集結兵力,得知消息的魏國大為緊張,拒絕了宋國請求支援的意圖。
楚國原本已經在楚宋邊境開始集結兵力,然而一個讓楚國意外的消息傳來——秦軍出征了!
秦軍兵分兩路,一路以司馬錯為主將,率軍自巴蜀東進,浩浩蕩蕩沿著長江殺向楚國腹地,另外一路則以白起為主將,自武關南下,直撲楚國方城地帶。
在這樣的情況下,楚國自顧不暇,自然也就再無心思對宋國進行支援了。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齊軍,沒有援軍的宋國上下陷入了無比的震恐之中。
宋國使者又一次的抵達了邯鄲,這一次使者并沒有像上次那樣吃了閉門羹,而是得到了趙何的接見。
在后宮之中陪伴太后的主父沒有出席這次會見。
宋國使者站在趙何面前,十分誠懇的講訴著:“大王,外臣懇請大王援救一下宋國。否則的話,一旦宋國亡了,這齊國的下一個目標定然便是趙國了!”
趙何端坐主位,環視一眼諸臣,道:“二三子覺得如何?”
肥義和趙何的目光在空中對視一眼,心領神會,當下站起來道:“大王,老臣認為趙宋之間乃是盟友,既然齊國悍然伐齊,那么大趙必然要救援宋國,如此才是盟友應有之義。”
幾年前,為了對抗當時的齊韓魏聯盟,秦國、趙國和宋國也組成了一個三國聯盟。
只不過秦趙宋這個聯盟比較不靠譜,當秦國在函谷關被齊韓魏三國吊打的時候,趙國和宋國袖手旁觀,充分演繹了什么叫做盟約還不如廁所里的廁籌。
話雖如此,但畢竟趙宋之間這幾年也沒有爆發戰爭,所以這盟約終究也沒有真的拿去擦了屁股,找出來撣撣灰還是能用的,這盟友關系也確實是有效的。
肥義一開口,眾臣也是紛紛附和。
趙何點了點頭,對著頗為激動的宋國使者道:“使者放心吧,齊王之野心,路人皆知。寡人身為宋國盟友,焉能讓齊王如此猖狂下去?使者盡管回去告訴宋王,讓他安心抵擋齊軍,寡人的援軍不日便到!”
等到宋國使者心滿意足的離開之后,趙何環視一眼在座的趙國群臣:“二三子,誰愿意率軍援宋伐齊?”
“大王,臣愿往!”
“大王,請給臣一個機會!”
“大王,臣亦愿往!”
一時間,應者如云。
趙何目光在眾臣之中移動,最終落到了其中一人的身上。
“韓徐為,寡人給你五萬兵馬,由你為此次主將吧。”
趙何話音落下,大殿之中一片不解的嘆息之聲。
樂毅和廉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
趙何坐在上首,將下面群臣的反應盡收眼底,但卻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散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