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既然是匡章那位如今事實上的天下第一名將,又怎么可能是一個怯弱保守之徒呢?
垂沙之戰,匡章不也是一樣在相持之中突出奇兵,一戰而殺楚國唐昧?
第一次合縱伐秦,秦國也是固守函谷關,等到聯軍之中的楚燕退師,然后趁勢出兵大破三晉。
如今,匡章只不過是在效仿上面這兩戰的策略罷了。
只要四國聯軍之中散去那么一兩路的話,齊軍的力量就會反過來占據優勢。
到那時,以匡章天下第一名將之能,齊國技擊之士天下第一強軍之威,難道還不敢出城一戰?
樂毅正是因為看出這一點,所以心中才頗為擔憂。
主父看了一眼樂毅,笑了起來:“那寡父問你,若是匡章很快就會出城而戰呢?”
樂毅愣了一下,下意識的道:“若是匡章很快出戰的話,我軍勝算當在六成以上!可是……”
樂毅欲言又止。
匡章怎么可能出戰?人家守了你這么多個月,不就是為了等你的聯軍散伙嗎!
主父大笑。
片刻之后,主父道:“這便要說回剛剛那四個字了——知己知彼。”
樂毅微微挺直了腰肢,頭卻是低了下來。
主父輕笑道:“知己知彼,其實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若依照你先前所言,分為己軍和彼軍,那么知一軍可為大將,知兩軍可為名將!然而,若如此,其實還不夠。”
樂毅恭聲道:“是。”
主父突然正色,道:“因為你須要知道,這戰爭之勝負,并非是僅僅和己方軍隊以及彼方軍隊相關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你方才沒有提及,那便是……國君!”
樂毅身體突然一震,臉上露出驚訝神情。
主父繼續道:“雙方之國君,雖然并未真正上場,但實際上卻和戰爭之結局息息相關!若是國君有道,能夠選賢任能,國家大治,那么麾下自然是名將輩出,三軍將士也是個個用命,如此作戰必無不勝之理。反過來,若是國君無道好大喜功,常年征伐卻不知體恤民力,國中政爭不斷,不但不能夠給前線將領支持反而還會拖后腿,如此作戰又怎么可能取勝呢?”
主父大手一揮,斷然道:“所以這知己知彼,知的不僅僅是己軍和彼軍,更要知道的是這己方之國和彼方之國!”
樂毅聽到此處,心中大為佩服,遂后退兩步,朝著主父正色大禮。
“主父之言,實令臣悟也!”
主父看著樂毅,笑道:“此事其實無關領兵之能,乃是和眼界相關。你既然為王兒所重,那么寡父提點于你,也是應當之事。如今之天下,士人來回匆匆,眼中只有功名利祿,卻不以國家君王為念。只希望等寡父身死之后,你能念寡父今日一番言語,為大趙和王兒盡心竭力便是!”
樂毅汗流浹背,跪倒在地:“主父,臣定為大王和大趙效死!”
主父大笑,將樂毅扶起:“你不必驚慌,寡父若疑你,又何必和你說今日之言!”
一番君臣相得之情形自然不提。
心情剛剛回復一些的樂毅突然想起什么,不由抬頭:“主父剛才之言,莫非是……這齊國之中要出了什么變故?”
主父笑著點頭:“不錯,正是如此。這匡章啊……他的大麻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