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暴鳶和芒卯兩人的質疑,樂毅笑了笑,對著面前的傳令兵道:“傳令下去,讓廉頗將軍帶著三千騎兵和龍驤軍出擊!”
看著疾馳而去的傳令兵,暴鳶和芒卯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芒卯忍不住開口道:“樂毅將軍,如今的這種戰局,騎兵恐怕不合適吧?”
樂毅笑道:“有什么不合適?”
芒卯正色道:“眾所周知,騎兵只不過乃是輔助兵種,不能作為主力所使用。如今齊軍攻勢正盛,樂毅將軍想要以此而挽回戰局,恐怕……”
芒卯多少還是給樂毅留了一些面子,但里面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這里就要說一說自從周朝以來的兵種變遷了。
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周武王伐紂那會,步兵還是主流,而戰車則屬于大殺器。
后來整個西周,然后春秋時代,戰車漸漸的變成了主流。
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這樣的趨勢更是達到了頂峰,一時間各國甚至紛紛以戰車的數量來代表國力,什么“千乘之國”“五千乘之國”“萬乘之國”,戰車可以說是一時無兩。
但是,隨著以重步兵為主的魏武卒崛起,戰車就慢慢的走了下坡路。
魏武卒之后,齊國的技擊之士也同樣并非戰車兵,而是步騎車混合的全能部隊,于是戰車下滑的趨勢依舊沒有改變。
到了現在這個已經算是戰國中末期的時間段,戰車更是已經淪為了配角,步兵完全占據了戰爭之中的主角地位。
至于騎兵嘛……那是什么東西?
雖然早在兩百年前,大兵法家孫武就已經在自己所著的《孫子兵法》中對騎兵進行了一番分析和講述,但事實上騎兵直到現在為止,對于中原諸侯來說都是一種相當不入流的兵種。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以騎兵為主的!
要知道,當年中原可是什么蠻夷戎狄胡處處都是,然而這幾百年下來這些家伙通通都被中原諸侯給滅掉了。
所以,為什么中原諸侯要去學習這些被自己吊打的弱雞,搞什么騎兵呢?
沒必要!
趙主父當初搞胡服騎射的時候,也是因此被諸侯大加嘲笑,說這趙國是越混越回去了,居然都要跟胡人學習了。
當然,隨后趙國就用戰績讓所有人閉嘴了。
歷史上要直到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教訓過一次之后,中原王朝才真正重視起了騎兵這支兵種,并把騎兵的地位抬到了最高級,這才有了后來的衛青和霍去病縱橫萬里。
且不說歷史,就說現在,即便有著趙國胡服騎射的例子,中原諸侯的心中依舊對騎兵這種有著濃濃胡人印記的兵種頗為不以為然,即便是各自都陸續建立了一些騎兵部隊,但大部分也都是小妾生的庶子,爺爺不疼奶奶不愛的。
所以這暴鳶和芒卯雖然也算是當世水準之上的將軍,但一聽到樂毅的這番話也不免大搖其頭。
樂毅,你這是不想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