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
“大王,臨淄已經圍了一個月了。”
“大王,臨淄已經圍了四十天了。”
“大王,臨淄已經圍了四十五天了。”
“大王,臨淄已經圍了四十七天了。”
“大王……”
“停!”趙何一拍桌子,十分果斷的制止了肥義的抱怨:“肥師啊,寡人好歹也是你的弟子,你能不能看在咱們這段師生情的份上,放寡人這個弟子的耳朵一條活路呢?”
肥義十分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道:“如果大王能夠讓臨淄城外的幾十萬大趙青壯回國參與秋收的話,老臣絕對一個字都不會打擾大王。”
趙何嘆了一口氣:“不是已經從齊國的二十四座城池的府庫之中繳獲了六十三萬石糧食了嗎?再怎么吃,兩三個月也是不成問題的吧。”
肥義道:“那些是軍糧。”
趙何怒了:“咱們趙國的女子都是沒有手的不成?就算沒有青壯力在家,收割的糧食也足夠過冬了。”
肥義道:“那明年怎么辦?播種和存糧都是問題。”
趙何大手一揮:“這些東西都不是問題,齊國人的府庫里多的是!”
肥義皺眉道:“大王當初可是言之鑿鑿,說三個月內必定能夠攻破臨淄的。”
趙何道:“三個月的時間還沒到呢!”
肥義道:“可是老臣從前線的軍報來看,這五十天內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么太大的進展。三個月也不過就是九十天的時間,難道大王當真以為不到四十天的時間就能夠破了臨淄不成?”
趙何臉色嚴肅的點了點頭:“難道肥相懷疑主父的能力?”
肥義同樣嚴肅:“大王不要故意誤解老臣的話,老臣只是覺得,若是臨淄打不下來的話,其實是可以考慮和談的……”
跟誰和談?
當然是跟齊國!
趙何眉頭一皺,看著肥義道:“這是肥相自己的意思,還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肥義默然。
趙何哼了一聲,眼中一道兇光閃過。
寡人說呢,這樓緩和信期自從上次主動請戰前往臨淄前線被駁回之后怎么這么安靜,原來是在這里等著寡人呢。
肥義看到趙何的表情,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大王不要誤會,老臣雖然老了,但是還沒有老到能夠被人隨意利用的地步。老臣只是想要提醒大王,若是真的要在秋收之前簽訂協議撤軍的話,眼下已經是最后的時間了!”
現在距離秋收到來還有大概一個月的時間,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和談,割地賠款然后撤軍這個步驟,其實已經是非常緊湊的了。
錯過了這個時間段,就算趙何再想撤軍,那么趙國的秋收也一樣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民以食為天,秋收受到影響絕對是一件非常麻煩的問題。
這個問題肥義已經不止一次的向趙何提出過了,以現在的這個時間點來說,應該是肥義最后的努力。
趙何沉吟半晌,道:“我們不是還有常平倉嗎?”
所謂的常平倉,是戰國初期幫助魏文侯建立了魏國霸權的名相李悝所建立的,用來調解豐收之年和欠收之年的一種手段。
簡單的說,就是在豐收年景國庫出錢買入多余的、便宜的糧食,等到歉收的年景再以平價賣出糧食來穩定糧價,這也就是所謂的“平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