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衍哈哈一笑,伸手輕輕的敲了一下面前的桌案,道:“蘇卿乃是聰明人,聰明人總是會做出足夠擁有智慧的決定,這一點老夫從不懷疑。”
蘇秦同樣露出了一個笑容,只不過這個笑容多少帶著幾分苦澀和無奈:“智慧……有時候,太過聰明,便會趨利而忘義,卻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鄒衍眨了眨眼睛,笑道:“所以今天蘇卿是來當面譏諷老夫的?”
蘇秦搖了搖頭,道:“鄒卿說笑了。蘇秦其實已經去信邯鄲,想來鄒卿當知趙國大行人蘇代和蘇秦之間的關系。”
鄒衍并沒有因此而放過蘇秦,依舊追問了一句:“所以,蘇卿是打算跟著老夫一起,站在趙國這一邊了?”
蘇秦沉默片刻,長出了一口氣,道:“是。”
蘇秦原本在心中為自己找了很多個理由,比如說自己得到的回報和付出完全不均等,比如說郭隗等人的打壓,比如說燕王的不信任等等,但事到臨頭,他突然發現——說那些話根本就沒有什么意義。
或許,早在自己作為齊國使者前往邯鄲,和那位當時不過才十六歲的趙國大王進行了一番讓自己永生難忘的會面之后,就已經注定了今日的情形了吧。
得到了蘇秦肯定的答復,鄒衍哈哈的笑了起來,書房之中原本略微有些緊張的氣氛瞬間消散無蹤。
“既如此,那么蘇卿也該和老夫謀劃一下這投名狀之事了吧。”
蘇秦輕輕點頭:“不瞞鄒卿,蘇秦今日前來,正是為了此事。”
既然確定了投奔趙國,那么肯定要做出一些功勞來。否則的話,將來怎么能夠在趙國朝堂立足?
蘇秦很確定,對面的鄒衍也是和自己一樣的想法。
想到這里,蘇秦不由得有些疑惑的問道:“鄒卿既然早和趙國方面有所聯系,為何卻在日前廷議之時支持出兵?”
鄒衍嘿嘿一笑,道:“蘇卿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老夫入燕也有一些年頭了,大王對老夫倒也頗為看重,那相邦郭隗唯恐老夫取代他的位置,一直在大王面前詆毀老夫。這一次的伐趙之事,大王早幾天就已經暗示過老夫,若是老夫當真違逆大王之意出言反對的話,想來蘇卿應當知道后果。”
蘇秦這才恍然。
說白了,燕王的心里就是想打趙國,無論是郭隗也好鄒衍也罷,都只是燕王推出來的代言人而已。有沒有這些人開口說話,其實都不影響燕國伐趙的最終結局。
燕國終究還是燕王說了算。
蘇秦心中最后一點疑慮也消失了,道:“那么,鄒卿可有什么計策?”
鄒衍笑了笑,道:“蘇卿如此鎮定,看來也是有一些想法了?”
蘇卿愣了一下,突然道:“不如你我二人寫在手中,看看所思所想是否相同?”
鄒衍笑道:“如此甚好。”
兩人分別執筆,在掌心之中寫字,然后同時攤開,隨后相顧愕然,但馬上又同時大笑。
兩人的掌心之中都寫著兩個字,鄒衍的是“東胡”,而蘇秦掌心中寫的則是“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