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再度陷入了思考,片刻道:“再說說你的……最后一策吧。”
白起道:“這下策,自然就是主動出擊,和趙國大軍正面決戰了。”
魏冉嘿了一聲,顯得有些不滿,道:“這又是為何,難道你覺得堂堂二十萬大秦男兒,就比不上對面的二十萬趙人不成?”
白起略微遲疑了一下,還是道:“不瞞君上說,那趙國的龍驤軍和新軍的確是戰力出眾,最為精銳的兵士和大秦銳士也是不相上下,加上趙國這一年來破齊敗楚聲勢無比浩大,大秦想要正面和趙國大軍決戰,實在是……十分困難啊。”
魏冉不置可否。
過了好一會之后,魏冉突然道:“這樣吧,你之前不是說了,趙國人這幾天很有可能就要突襲啟封城了嗎?本侯給你四萬兵馬,你且去啟封城那邊設伏,一定不要讓趙國人偷襲得手!”
白起起身領命。
過了一會,白起拿著魏冉給自己的調兵令牌,從帥帳之中走了出來,臉色并不算太好看。
白起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那就是魏冉不會選上中兩策,而是會選擇在白起看來最為愚蠢、也是勝算最低的下策,去和趙國正面硬剛。
就連魏冉之所以這樣決策的動機白起都知道,無非就是復仇。
兩次上郡之戰的仇魏冉現在可都牢牢的記在心里呢,以魏冉睚眥必報剛愎自用的風格,正面堂堂正正擊敗趙軍才是他最為喜歡的雪恥方式。
這讓白起心中不禁產生了幾分無力的感覺。
明明破敵的機會就在面前,可穰侯卻偏偏棄之不用,實在是……
“罷了罷了,也就是暫時離開幾天時間罷了。等到從啟封那邊勝利歸來之后再勸說一下君上,應該還來得及。”白起自我安慰了一下自己,然后大步離開。
動作得快點才行,不然萬一要是被趙國人提前趕到拿下啟封,那樂子就真的大了。
……
趙軍確實已經在行動了。
從魏國大梁城到楚國的陳城,上百里的距離是一大片的平原和丘陵,一條寬闊的運河自北向南流經此地,給兩岸的田野帶去了無數生機。
這條運河就是戰國時代魏國最后的一位霸主國君魏惠王在位時候所修建的,它溝通了黃河與淮河水系,無論是灌溉面積還是運河的長度都遠遠的超過了秦始皇時秦國所修建的鄭國渠,是當之無愧的戰國時代第一運河。
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太陽剛剛升起不久,鴻溝兩岸的農田之中就陸陸續續的出現了農民們的身影。
在這個時代,由于大部分農民的頭上都包著一塊頭巾,所以又被貴族和士人們輕蔑的稱之為“黔首”,久而久之,黔首就成為了底層人民的自稱。
突然,一陣鋪天蓋地的馬蹄聲響起,大片騎兵出現在了農田旁的大路上,在隊伍的最前方,可以看到一面紅色的大旗高高飄揚,上書一個“趙”字。
黔首們抬起頭,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雖然都知道北邊在打仗,但是那應該是上百里之外的地方,怎么會有大隊騎兵出現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