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在滾動,顛簸是常態,白起在戰車之上的身形也跟隨著顛簸不停的起伏。
回身看去,長長的隊伍被山嶺輕易的阻隔了視線,白起能夠看到的只有身前身后大約兩三千人的數量。
作為一位名將,在這樣的地形之中行軍總讓白起有一種十分不安的感覺。
這里實在是過于適合打伏擊戰了。
如果不是因為事態緊急的話,在面對著這種地形之時,白起是絕對要讓斥候們在前方進行撒網式巡邏警戒的。
但那樣做會浪費太多太多的時間,白起現在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浪費時間。
又過了一會,眼見朝陽漸漸升高,白起忍不住朝著身邊的向導問道:“還有多久才能到榆關?”
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迫切。
向導恭敬答道:“回將軍,三十里地!”
白起長出了一口氣,沉聲道:“傳令下去,車兵先行隨本將軍救援榆關,其余三軍也都要加快腳步,務必要在日落前抵達!”
片刻之后,伴隨著滾滾的車輪和馬蹄聲,數百輛秦軍戰車在丘陵之中奔馳起來,朝著西南方向的榆關而去。
戰車上,白起神色嚴峻。
在白起看來,如果魏冉能夠早一些采納自己的上策,率先對趙軍發動包抄進攻,那么今天的秦軍也不至于落到如此被動的地步。
依照白起設想,若是真的能夠切斷趙軍的后防,那么戰爭就會迅速分出勝負,那這遠離主戰場的啟封和榆關丟不丟,其實都無關緊要了。
但由于魏冉的瞻前顧后,秦軍已經完全錯過的主動出擊的最佳時機,現在說什么都已經遲了。
如今,白起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守住榆關!
“希望,還來得及吧……”白起在心中默念。
榆關。
廉頗勒住了馬匹,打量著面前的這座關隘。
作為一名戰爭經歷十分豐富的將軍,廉頗見識過很多座關隘,也攻打過其中的許多座,榆關在這其中絕對不是靠前的,甚至連排在中流都困難,應該算是倒數。
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榆關的地形。
和啟封城不同,榆關并不是位于山脈的夾角,而是位于兩處丘陵的中央.
這兩處丘陵雖然都很長,朝著兩邊延伸出去很遠,但是它們的坡度都不算太高,這也就導致了榆關的關墻也沒有那么高,粗略看去應該在一丈多左右。
在兩邊的丘陵上可以看到一個個小小的哨所,這是模仿長城的烽火臺所修建,只不過比起長城來說要差了不少。
廉頗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防備好像也不是很森嚴嘛。”
廉頗并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榆關的防線看上去這么的不嚴謹,還是有一定道理在的。
榆關處于韓魏兩國的邊境附近,唯一能夠威脅到榆關的就是來自于魏國方向的軍隊。
但自從魏國衰弱以來,韓魏兩國之間雖然偶爾也會爆發一些戰爭,但更多的時候都是兩國攜手起來對抗比如楚國或者秦國這樣的外敵。
要知道韓國畢竟是七大戰國之中排名倒數的國家,它的國力是不允許韓國在四面八方都建起一道完整防線的。
綜合考慮之下,歷代韓國國君都選擇了在韓秦、韓楚邊境投入大量資源去修建防線,對于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己人”的韓魏邊境這邊基本上就是應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