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劇辛本能的抵觸著這個說法,在心中不停的告訴自己這一定只是趙國人的攻心詭計。
直到劇辛看到了這封勸降書的最后。
在勸降書的最后,署著樂毅的落款,而在落款之上則蓋著一個鮮紅的印章。
劇辛定定的看著這個印章。
他對這個印章再熟悉不過了。
因為……這根本就是燕王下達各種政令和軍令之時必須要用到的東西——燕王璽!
燕王玉璽,現在竟然出現在了趙國人的手中,這豈不是說……
“不!”劇辛一聲大叫,聲音無比凄厲。
當周圍許多已經看完了勸降書的燕國官員們有些吃驚的抬起頭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了劇辛暈倒過去的情形。
城頭頓時大亂。
也正是由于劇辛的突然暈倒,所以武陽城中的燕國官員們犯下了一個極為致命的失誤。
他們并沒有及時的收繳那些由趙國人用投石機拋射進來的眾多勸降書。
這也是因為紙張第一次被運用在戰爭上,燕國人也沒有應付經驗的緣故。
畢竟在這之前,不可能有哪位主將會投射竹簡所制成的勸降書。
傳言擴散的速度是十分可怕的,等到劇辛醒來的時候,燕國全境陷落、只剩下武陽一座空城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座武陽城。
看著面前聚攏過來的燕國官員,劇辛十分疲憊的做出了解釋:“這是趙國人的詭計,老夫方才也是一時沒有想明白,中計了。”
劇辛別無他法,他必須要證明這是趙國的詭計。
有人憂心的問道:“可是,上面這個大王的玉璽蓋章……”
劇辛抬高了聲音:“當然也是假的!好了,都回去吧,大家各司其職,立刻派人上街搜捕傳謠者,不要讓謠言繼續擴散下去,影響軍心了!”
眾人紛紛散去,然而心中的疑慮并沒有因為劇辛的這番解釋而消散,反而變得更加的濃重。
武陽可是燕國的下都,是燕國最大的城市,燕國南方領土的政治中心,這里的很多人都見過燕王玉璽蓋章過的文件。
暗潮越發的洶涌了。
第二天傍晚,勸降書攻勢再度來襲。
這一次,勸降書換成了相邦郭隗的口吻,上面再度強調了燕國已亡的事實,聲稱郭隗已經投降了趙國,并希望武陽城之中的軍民們不要為了燕國繼續陪葬。
在每一封勸降書的最后同樣也蓋上了來自郭隗的相邦官印。
已經有了準備的劇辛第一時間就派出了士兵將其中的大部分勸降書給收繳了起來。
劇辛的解釋依舊:“郭相忠心耿耿,絕對不可能會投降趙國,樂毅這只是想要借此來打擊我軍士氣,二三子絕對不可上當!”
面對著劇辛的解釋,眾多燕國武陽城之中的官員們沉默以對。
很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在當天晚上,這第二份勸降書的內容也傳遍了整座武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