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得到了趙何同意的承諾之后頓時大喜過望,道:“多謝王兄。如果可以的話,臣弟希望能去燕地為官。”
趙何愣住了:“你要去燕地?”
趙勝用力點頭,道:“是的,臣弟想要去燕地。”
趙何有些猶豫。
按照趙何的想法,其實他是想要在邯鄲周圍的縣隨便安排一個縣令給趙勝。
這樣的話,一來放在身邊容易得知趙勝的一舉一動,萬一他胡搞瞎搞弄出什么幺蛾子來也好給他擦屁股;二來呢邯鄲附近的地方都是趙國的核心地帶,各種制度都很成熟,同時又擁有大批對施政極為熟練的官吏,這些足夠精明強干的屬下也足夠填補趙勝這么一個毫無經驗的黃毛小子上司所帶來的不足,還可以給趙勝言傳身教一下。
但趙勝現在這個建議……
趙何嘆了一口氣,道:“勝弟啊,不是寡人不給你去,你要知道,燕地是剛剛才被寡人征服的,可沒有那么安全。”
燕國和趙國的區域相較于中原來說是比較艱苦的,所以人們為了存活往往不得不背井離鄉,這也就是燕趙之地游俠眾多的一大原因。
正是因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所以人們都很樂意相互幫助,也就是“慷慨”。
可也正是因為條件艱苦,所以為了生存資源而產生沖突的次數又要大大增多了,那么為了生存而殺人然后“悲歌”也就是習空見慣之事了。
所謂“燕趙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就是由此而來。
相較來說,更加北邊,地理環境比趙國更差一些的燕國,顯然就要更加的“慷慨悲歌”一些。
二十多年前齊宣王也是吞滅了燕國,但燕國人的群起反叛最終給了以趙國為首的其他諸侯插手機會,讓燕國最終得以復國。
有了這種例子在前面,再考慮到趙國征服已經將近兩年的齊地至今還是偶爾會有一兩起叛亂,更加慷慨悲歌的燕地趙何覺得叛亂個三五年才穩定下來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趙何覺得,自家這個小老弟估計是頭腦發熱了,去燕地?
以趙勝的身份,實在是太容易成為那些心存燕國之人的刺殺目標了。
然而,趙勝一臉堅定:“王兄放心吧,燕地現在也是大趙的土地了,臣弟就算是會有一些危險,但王兄和主父想必都會安排好的,不是嗎?更何況有了臣弟的身份在,燕地也能夠更快的平定下來吧?請王兄給臣弟一個機會。”
趙何看著一臉堅決的自家小老弟,默然半晌。
“你去問問主父,要是主父同意的話,你就明年春天去薊城,那里有個土地委員會副會長的位置給你留著。”
看著欣喜而去的趙勝,趙何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主父或許會有所疑慮,但最終必然是抵不過趙勝這個小兒子的軟磨硬泡,這一點趙何十分肯定。
老弟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雖然知道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種好像不再被需要的淡淡失落感又是怎么回事?
趙何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或許,這就是作為兄長不為人知的煩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