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國原先最大的鐵礦和冶鐵基地就是宛城。
對于屈原的提問,屬下們自然是不敢怠慢,答道:“回大司馬,整座城池已經拿下,工匠和作坊的情況正在統計之中,鐵礦也已經在安排了。”
屈原微微點頭,叮囑道:“不得放松,尤其是有警惕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插手其中,一切都要等到大王的命令下來之后再做處置,明白了嗎?”
屈原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特意放高了音調,讓周圍不少的楚國將領聽到之后臉色都有些怪異。
楚國可以說是如今存世的五大戰國之中集權程度最低的國家,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就和諸多原本該屬于王室公族的資源卻被掌控在大貴族們手里有著很大的關系,而這些將領幾乎都是來自于這些家族,都屬于屈原所說的“別有用心之人。”
又有人問道:“大司馬,城池之中還有上萬名秦軍俘虜,應該如何處置?”
屈原淡淡的說道:“全都殺了吧,找一個地方弄個京觀,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楚有仇必報!”
對于屈原的話,沒有任何人有異議。
在攻克了宛城三天之后,屈原繼續率軍出發。
在許多楚國將軍看來,竟然攻克了宛城,那么下一個目標顯然就應該是鄧城了。
宛城和鄧城是南陽郡之中最大的兩座城池,只要拿下這兩座城池就收復了超過七成以上的南陽郡土地,然后還可以從鄧城順勢南下,去收復如今依舊在秦國手中的郢都和江漢平原。
然而屈原的選擇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鄧城?不。這一次,我們去武關!”
武關,又稱少習關,位于南陽郡的西北部,秦嶺山脈的東南部,據傳乃是兩百多年之前的春秋時代由楚國所建。
這座關隘同樣也是一座天下有名的雄關,曾被譽為“重關天塞控神洲”,“關門不鎖敵難犯”,“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這里是除了函谷關之外另外一條通往關中的道路,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必爭之地。
就在二十多年,楚國就是沿著武關朝西北進軍,和秦國打了一場極為有名的丹陽、藍田之戰,在戰役之中當時還是真正戰國南天霸的楚國被秦國聯合韓魏兩國所擊敗,隨后又在垂沙之戰中被齊國擊敗,從此國勢傾頹,再無翻身的機會。
而屈原正是想要通過收復武關來告訴這整個天下,大楚還沒有徹底倒下,那個強盛的大楚總有一天會回來的!
屈原一聲令下,十萬楚軍浩浩蕩蕩從宛城出發,用了七天時間趕到了武關之下。
和屈原意料之中的一樣,武關之中已經集結了上萬名秦國守軍。
對此屈原并不在意,而是命人加緊制作攻城武器,力求將武關給盡速拿下。
但就在屈原準備發動前面進攻的前一天,一名秦國使者從武關之中沿著吊籃而出,給屈原帶來了一個十分讓又驚訝又疑惑的消息。
“秦國打算向大楚求和,前提是大楚北上去函谷關支援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