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一個好人。
于是,當魏王答應之后,趙何也不再繼續逼迫,并且讓田文離開。
田文倒也沒有什么不滿的,對于現在的田文來說活下去才是最主要的,至于獲得和魏王平起平坐的資格這種事情其實都可以先放在一邊。
隨著田文的離去,整座大殿的氣氛也迅速的變得和緩了下來。
隨后舉行的,則是又一次的盟約活動。
在這一次的盟約之中,趙國的盟主地位再一次的得到了強調,其他三國也都表示了認同,并且愿意遵從趙國的號令,對四方的蠻夷戎狄以及秦國
時間也差不多了,于是趙何便開始讓人上酒席,并且將其他三名大王的隨侍大臣都請上來,準備開宴。
直到這個時候,像屈原、暴鳶這些人才能夠見到自家的大王。
暴鳶倒還沒什么,屈原看到楚王的時候可是嚇了一跳。
這才幾個時辰的時間,怎么自家大王就喪氣到了這個地步,好像霜打的茄子一樣。
難道剛才大王朝趙王下跪認錯了?
屈原的眼珠子滴溜溜的在楚王和趙何之間不停打轉,帶著顯而易見的疑惑。
但屈原也知道,現在這種場合并不是開口提問的時候,有什么事情當然是只能等到宴會結束之后再說。
由于懷有心事,所以這一次的宴會雖然規格十分隆重,酒席啊禮樂啊都是非常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但魏王和楚王吃起來都是味同嚼蠟,倒是韓王的心情還不錯,和趙何一直是有說有笑的。
這一幕落在屈原眼中,無疑又讓他多了幾分猜測。
等到宴會結束之后,在回館驛的路上,屈原被楚王召到了馬車之中,這才終于明白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什么,要殺昭雎?”屈原也是大吃一驚。
這種殺大臣以平息對方怒火的事情,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都算是比較多見的。
可昭雎的身份是擺在這里的,一旦殺了昭雎的話楚國之中產生巨大動蕩也是肯定的。
趙王……這是不安好心啊!
但馬上,屈原突然又醒悟了過來。
等等,這其實也是一個機會啊。
一直以來,屈原所追求的不就是像其他國家那樣加強王權,把權力從三大家族之中收回嗎?
如今這個殺昭雎的事情,正好也是屈原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良機啊!
而且,這件事情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楚王親自答應的,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屈原就完全不需要再擔心楚王會半路產生猶豫什么的了,因為趙國的壓力不允許楚王繼續猶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