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
長達數日的風雪終于短暫的停歇了。
一輛馬車緩緩的駛出了宮城,在十名護衛的保護下,朝著不遠處的郭城而去。
在馬車之中坐著一老一大一小三名男子,他們的衣服頗為華貴,絲綢質地細密款式華麗,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家。
正是趙雍、趙何以及趙謙祖孫三代。
這一次是主父趙雍心血來潮,突然提議要白龍魚服(微服私訪)一番,作為人盡皆知的大孝子,趙何自然也就帶著大兒子跟出來了。
小趙謙也已經三歲多了,說話的時候已經能夠十分完整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意思,在馬車的車廂之中又蹦又跳,顯然對于這一次的外出之旅極為期待。
趙何看著趙謙這種高興的表情,心中也不可避免的有些感慨,說起來這好像還是自己這個大兒子長這么大第一次出宮呢。
趙何笑道:“謙兒啊,這一次出來你想干什么?”
趙謙仰著頭,十分響亮的說道:“要打雪仗!大父說了,在外面可有好多好多和我一樣的小孩,可以一起打雪仗!”
趙何啞然失笑,好一會才道:“好,那等會你可要好好的打,被別人打中了可不許哭啊。”
趙謙嘟起小嘴,十分不服的說道:“父王,謙兒才不會輸!”
一旁的主父饒有興致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過了好一會才道:“今天我們去見一見寡父的老相識。”
趙何微微一愣,隨后笑道:“唯。”
反正就是當陪老爺子出來散心了,至于去見誰,趙何本身是無所謂的。
別看這馬車旁邊只有十名護衛,實際上周圍暗中保護的人超過三百人,任何十人以上的武裝分子接近到兩百步之內都會立刻被發覺,更有一支千人精銳隨時待命能夠在兩分鐘內趕到。
對于自己的命,趙何可是從來都不開玩笑的。
馬車轔轔,很快駛入了邯鄲的郭城之中,一路朝著東邊而去。
由于周朝最開始的都城鎬京位于關中,所以大部分的諸侯們都選擇將宮城建在了西南方向,東邊一般都屬于平民居住的地方,越往東和北的地方就越偏僻,也越窮。
馬車行駛了好久都沒有停下來,這讓趙何不免有些意外,不知道主父所說的那個老相識究竟是誰,竟然還住在這種平民區?
很快,趙何就得到了答案。
邯鄲是在西周時代就建立的城市,所以城市的布局也是很有周朝的風格,那就是“坊市分明”。
坊,有居住的,也有手工業的,也有冶煉的,市的話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市集了。
邯鄲之中有三十三個坊和六個市,總共三十九個坊市,在這個時代也算是規模非常大的了。
而且隨著趙國的不斷勝利和擴張,邯鄲城的擴建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趙何雄心勃勃的提出了要把邯鄲擴建到九十九坊市的計劃,已經開始讓肥義下命令給邯鄲府去做具體的驗證和規劃了。
在他的歷史知識中,唐代的長安城可是超過了一百個坊市了,就連同時代的臨淄都有三百閭,晏嬰兩百年前都能夠在楚靈王面前吹比說什么“張袂成陰揮汗成雨”,邯鄲也不能落后太多不是?
言歸正傳,這一次主父帶著趙何和趙謙來的這一處坊市位于邯鄲東北部,它的名字叫做“鎮國坊”。
看著坊門上這龍飛鳳舞的鎮國坊三個字,趙何先是眉頭一皺覺得有點眼熟,隨后馬上就想了起來——這不是主父的字跡嗎?
這個坊市居然能被主父親筆題名,看起來不簡單啊。
剛剛駛入坊門,主父就讓馬車停了下來,抱著趙謙,帶著趙何走下了馬車。
趙何有些好奇的左右大量著面前的鎮國坊,很簡單的裝修風格,看上去和邯鄲的其他坊市并沒有太多區別,偶爾也有一兩家看上去稍微大一些的宅邸,看得出來要么是有一點爵位的要么是有幾個錢的,但那也就僅此而已了。
很平平無奇的一個地方。